明皓是一個醫生,從醫30多年了,遇到過各種各樣的病人和病人家屬,常常也有朋友谘詢一些關於治病的事。
一個春天,有位老師來谘詢關於白血病的事情。那天下了一場大雪,雪下在路上就化,路上到處是積水,見到那個老師時,他的褲腳濕了一大片。原來,有一個即將畢業的學生已被確診患上白血病M5型,正在家庭所在地醫院接受化療。在化療的骨髓抑製期發生了嚴重的感染,高燒不退,口腔和皮下出血。那學生感到絕望和無助,他想到了他即將畢業的學校,想到了他敬仰和熱愛的老師,於是撥通了老師的電話。老師正在外地出差,知道那學生的處境後,退掉了回家的車票,連夜趕到那個學生所住的城市,並到醫院看望了他,學生沒有想到這麼快就看到了他渴望見到的老師。在這之前,他們沒有太多的交往。老師知道他是學院足球隊的隊員,是學生自創雜誌社的編輯,老師了解到,他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母親帶著他,家境不好,這次化療下來已所剩無幾。下一步會怎麼樣都不敢去想,學生說,他想賭一賭,求老師帶他回學校,看看熱愛的校園、老師、同學,還要和他們一起生活,直到最後。
明皓把關於白血病的知識盡可能通俗地講給他聽:那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治療費用昂貴,整個治療費用需上百萬元,而且成功率隻占50%。同時,現實是殘酷的,醫學還沒有發展到能完全控製這個疾病的程度。沉默良久,老師說:“我沒有錢,我可以和學生們做些項目,還可以募集一些,實在不夠,再借些,以後慢慢還,他沒有父親,這樣的家庭很難。”他說話的聲音不大,但明皓被深深地震撼了。
幾天後,他們討論該去什麼醫院進行下一步治療。
又是幾天後,老師告訴明皓,通過他的朋友,已經把學生送到北京人民醫院。這是個治療白血病的權威醫院,尤其是在造血幹細胞移植方麵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費用呢?老師說目前的已經有了著落,以後的再慢慢想辦法。後來,聽說學院的師生在為那個學生捐款。
有人說:愛的澆灌,可使生命之樹常青。
可是疾病的陰霾依舊籠罩著。
半年來,那學生在北京人民醫院做了4次化療,每次化療最困難的時候,學生都在期待老師的到來,而老師不管多忙、多累,都會風塵仆仆地趕來,就這樣在學校—北京之間來往奔波。老師為學生的每一次化療成功而高興,為每次出現危重情況而焦急,關心他的飲食起居、情緒波動,甚至出行時的交通工具都要安排妥當,真像一個慈愛的父親!如果不是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的老師,怎麼會做到這些?!如果不是一個具有高尚人格、純淨心靈的人,又怎麼能做一個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