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伯爵同時也向陸有貴保證,會在龍嶺鎮建立一個糧食儲備倉庫,保證石山領的糧食供應,並向陸有貴通報,將在石山領安排一支衛尉部隊,人數將會是五百左右的一營。其目的是為了防範不斷增加的山匪土寇,保證和保護龍嶺鎮的安全,並保護通向石山領的道路安全。
對於團購糧食的安排,陸有貴當然很滿意,這樣明年的糧食問題將不會困擾石山領,等到明年夏天,青桐穀口外的大片新開墾出來的田地應該就能有所收獲了,雖然那裏隻能依靠深井提灌,但種植耐旱的黑麥應該沒有問題,隻要那片田地的畝產能到三百,就基本上能完全滿足石山領的糧食自給,到時候就不用再過於依賴糧食外購了。
樂家在龍嶺鎮建立糧食儲備倉庫,其用心很明顯,就是看準了石山領缺糧的短板,企圖在這個要害處拿住石山領,陸有貴甚至有些懷疑,這個樂家的老狐狸會不會想辦法增加石山領的糧食消耗,比如鼓動陸有貴用糧食釀酒或者飼養土豬之類的。
陸有貴好笑的搖了搖頭,將心裏對樂家的惡意猜測暫時放下,琢磨著樂家在龍嶺鎮駐軍的目的。首先,是為了給石山領一定的威懾,甚至到了關鍵時刻不惜通過暴力手段達到目的,這可能是樂家的最後保險吧,不過才五百人,樂家似乎嚴重的低估了石山領的戰鬥能力。按照石鎮遠的說法,必須有一個重步兵營,加上足夠的遠程打擊部隊,才有可能突破斷石口的防線,如果石山領能夠公然在斷石口築起寨牆,就是上重步兵也沒戲,那就必須用至少五千人的部隊硬抗才有可能打破斷石口。
事實上,築起寨牆的材料陸有貴已經讓石鎮遠準備了,在衛隊和民兵前往斷石口訓練的時候,體能訓練就是鑿石運木,斷石口營地裏麵現在已經堆滿了材料,隻要石山領附近出現比較大規模的土匪,陸有貴就會立刻申請在斷石口築寨自保,而且那裏剛好還是屬於石山領的地界,按照帝國的領主律,在領地受到外敵侵犯的時候,允許領主建造防禦為目的的城牆、營寨等等軍事建築,但是事後需要拆毀。
陸有貴早已經打算好了,到時候給土匪安上一個西北亂匪流寇的名頭,西北的戰亂一日不平,石山領的防禦設施就不會拆除。其實石山領這麼一個鼻屎大的地方,難道還真的有人擔心石山領會造反不成,陸有貴需要的不過是一個名義上合乎法理的借口罷了。
話又說回來,如果真到了與樂家兵戎相見的那天,估計那個時候不是樂家最後的掙紮,就是帝國已經徹底崩潰,真到了那種地步,石山領需要的應該不是戰爭,而是站隊。
回過頭來繼續說樂家在龍嶺鎮駐軍的第二個目的,應該跟西北局勢有關,陸有貴這個軍事上的外行尚且能從不多的消息裏麵看出西北局勢不樂觀,樂家在帝國根深蒂固,關係網更是蔓延到了軍方和朝廷之中,肯定能得到更加確切的消息。現在他們急於在龍嶺鎮布置,正是對戰火蔓延的一種應對,但是從數量上來看,似乎西北局勢還沒有到最壞的情況,可能是官軍的封鎖出了問題,有部分散兵遊勇突破了官軍的封鎖線。
陸有貴不知道,他的推測實際上已經猜到了事實。12月初,西北行營主帥方逸夫將軍迫於各方的壓力,不得不向樞密院建議采取壓迫戰略,將農民軍逼出已經占領的城鎮,使農民軍不戰自潰,這期間雖然沒有爆發大戰,但小規模的戰鬥卻一直都不少。從各個地方衛尉部隊調來的官軍戰鬥力確實不敢恭維,好在西北各地的豪強勢力施壓,使戰事拖延,這才給了方逸夫整訓軍隊的時間。雖說是受到各方壓力才選擇了這種危險的戰略,但是方逸夫將軍手下的軍隊不堪決戰也是一個因素。
壓迫戰略最重要的到不是戰鬥力,而是協調和組織能力,漫長的封鎖線上,按照輪動協作的關係,逐漸將各地的農民軍趕向西北和西南部。但是西北行營令人發指的低效和高錯誤,幾乎斷送了這個戰略構想,加上各個戰營低下的戰鬥力,整個防線上是漏洞百出,甚至出現不少戰營擄掠百姓村落的事件。好在這群廢物們麵對的敵人也不怎麼樣,一群剛剛放下鋤頭的農夫,一群剛剛洗掠了大戶的暴發戶,一群剛剛握有一點點生殺予奪權利的土包子,一群連刀劍都不會握的戰場菜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