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聽說過。”王小光道,固若金湯的意思大致就是極其穩定什麼的
“那你應該不知道,這成語中的金湯,指的其實是……”老劉說到一半,卻忽然止了口,隨之重重地咳嗽了一聲,這才對王小光說道:“你看到的那些字就這些了嗎?”
“還有一點,您能看懂嗎?”王小光道,他可是留了個心眼,這些字都是從秘籍上隔開摘下來的,也就是隔開一個字摘取一個。
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麵是不想秘籍上的信息流失,另一方麵卻是他也想考究一下老劉到底懂不懂,這隔字摘字,字麵上的意思肯定就不全了,所以老劉頂多也就能看到字麵上的意思而已,說全懂那顯然都是裝的。
“說實話,我也不太明白,畢竟對於這種文字,我能研究的機會不多,不過我曾經有幸看到過這種字跡,而且也認識研究的人,這些東西你方便透露嗎?如果可以的話,我幫你拿給那個人看,他或許能懂。”老劉道。
這回王小光就不質疑老劉了,人家話都都說到這份上了,分明是有誠意的,於是他笑著點了點頭:“我就是要弄懂這字麵上的意思,當然方便了,隻是不會太麻煩您吧?”
“不麻煩不麻煩。”老劉連忙道,這次學乖了,直到墨跡幹了這才敢拿起紙來,又不放心地吹了幾下之後才敢折疊起來:“那你留個電話,多則一個月,少則三五天,我給你回音。”
“那太謝謝了!”王小光連忙道。
隨之為了答謝老劉,他再次揮筆,正兒八經地寫下了一篇王羲之的得意之作——蘭亭序。
一側的老劉激動得幾乎掉淚:“太像了,這要是作為贗品,得瞞過多少行家的眼睛啊!”
王小光笑而不語,實際上,自從接觸書法之後,王羲之的字他也有過目的,而自己現在寫出來什麼水平他還是知道的,那頂多也就掌握了王羲之的兩成真諦而已。相距真跡的水平還差得遠呢!
送了字,雖然老劉仍盛情挽留,但王小光未免夜長夢多露了餡,急急地告辭了。
回家的一路上,王小光心情極為不錯,他本來以為太極古籍上的文字還不知得兜多少圈子才能破解呢,沒想到自己這一出麵居然就有了回音。
隻是……到時候怎麼破解卻成了件麻煩事,因為王小光對古文幾乎一竅不通,如果想全部弄懂古籍上的意思,那就務必得將古籍全部供奉出去才行,如此一來就等同於把這本秘籍給暴露了。
對此他是十萬分不情願的,因為,他從老劉的口中隱隱得知,這本書竟然是出自夏朝以前而不是東周以後。
這也就充分意味著,這本太極古籍上的東西,明顯跟現如今流傳的那種太極健身操不是一回事,雖還無法驗證究竟有沒有用,但五千年前的東西,說什麼也是文物啊,那價值……簡直不可估量。
一路上就這麼琢磨著,他突然就聽見一陣喧嘩,前方不知是鬧什麼糾紛,擠滿了人。
而後他無意中一抬頭,頓時就看見了前麵那棟大院的招牌,隨之不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