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盜在緊張的生活之餘,懶得去詳細討論“海盜法典”的細則,一般來說法典都會顯得比較簡單。但是,海盜兵也有自己的一套去限製他們至高無上的船長,以防止他將個人利益置於全船利益之上……
在海盜船上,船長並不像皇帝那樣至高無上,每個人都可以闖進他的房間,咒罵他、調戲他;甚至拿走他的一些食物和水。大家在很多海盜電影中經常可以看到,因為某些事情,船員集中起來,向船長發出挑戰的有趣畫麵。
海盜也是水手,當他們艱難地用盡全力勉強在甲板上拖拉很粗的纜繩,或者把胸脯壓在絞盤棒上,把錨起上來時,就誕生了被稱之為水手號子的獨特的歌曲,它們在17世紀的船隊裏得到了特別快的發展。因為當時出現了大帆船,船上配備著一整套大帆和幾隻相當沉重的錨。這些錨是用豎式絞盤起上來的,絞盤頭部插著專用的杠棒——絞盤棒,甲板前部的船員邊兜圈子邊推自己麵前的絞盤棒。在這種時候,助他們一臂之力的正是有著各種不同名稱的水手號子:起錨號子、絞車號子、豎式絞盤號子。它們有自己獨特的節奏,這種節奏會向在絞盤上幹活的水手們指出,什麼時候該多用一點力,而什麼時候則剛好相反——要鬆一點勁。
下麵就是這樣一種號子:
拉纜索吧!真嚇人呀!
長長的纜繩!你真沒用!
棒小夥子們!抓住繩頭!
肉——撕爛啦!上衣——破啦!
背上布滿傷疤!真糟糕!
辮子是棕紅色的!
背再低一點!
快動手吧,平民百姓!
跳板正在等著你們!
老老少少一起上呀!無一例外!
拉吧!拉緊!叫得應天響吧!
不難看出,這首水手號子是典型的勞動歌曲,就像著名的俄羅斯“船夫曲”一樣粗獷奔放。
正如在任何人的生活中一樣,在海盜的生活中,生命的樂趣是以最出人意料的方式,包括痛苦、死亡交織在一起的。經常受強烈欲望(通常是一些卑鄙的欲望)控製的海盜們,即使不說每小時,那也是每天都在扮演著為自己所幹的事和所犯的罪而受懲罰的角色。如果有過失的人沒有招來死刑,那麼他們有時也會遭受以死亡而告終的肉刑。
鞭打、上鐐銬、吊在桅杆上、“側放”——就是這種刑罰。
在海盜船長約翰·菲利普斯的船員們於1723年簽署的那份協議書中,有一條就是:“假如有人亮出武器,在艙裏用無蓋的煙鬥抽煙,或拿著無插座的點亮的蠟燭,那麼他就要按‘摩西法規’在光背上挨40缺1下多尾皮鞭的抽打。”
要想象出“40缺1下鞭打”是怎麼一回事,就需要明白,懲罰是用所謂的“九尾貓皮鞭”來執行的,這種皮鞭從古希臘羅馬的大橈船時代起就已臭名昭彰,並在19世紀初的艦隊上也保留著。它是手柄上裝了9根皮條的鞭子。因此,每用這種鞭子抽一下,就會在受罰者的背上留下9條血痕。那麼“40缺1下”呢?打過“40缺1下”後,這人就皮開肉綻、疼痛哀號了。
給有過失的人戴上鐐銬是較輕的懲罰。盡管他要戴著鐐銬,隻靠麵包和水在黑洞洞的牢房裏一連待上幾星期,但是他不會受到別的體罰,隻會受到一點驚嚇,且體重輕掉幾公斤。
吊桅杆的懲罰:把繩子捆在受罰者腋下,並把他吊到主桅頂上。不管天氣和海麵上的情況如何,他都得在上麵吊一夜。
但是,最殘酷的刑罰(這裏不把死刑算在內)是所謂的“側放”,也就是把人放在船的龍骨下拖行。這種懲罰在古希臘羅馬時代是否有——後人不知道;證實這一點的文件最早在13世紀,人們在那時的“漢薩同盟”的一份指令中找到了這樣一段話:“凡是說下流話、賭博、濫用自己的武器或在值班時睡覺的人,都應該被放在龍骨下拖行。”
“側放”時,就像吊上桅杆時一樣,要用繩子捆住受罰者,把他放在船下麵,從船的一側拖到另一側,再從另一側拖回來。受罰者需要有強壯的身體素質,才能挺得住“側放”的全過程而又不嗆水。而繩子把人絞住的情況經常發生……
水手和海盜們所麵臨的來自四麵八方的危險,早在遠古時代就迫使他們想出某種似乎能使航海者免遭命運的大量打擊的奇異記號,即一種有藝術趣味的誓願——也就是文身,因為它的原始功能就是要嚇退惡鬼和敵人。後來它才變成一種裝飾。
海上流浪者們身上的文身圖案非常豐富多彩。但是,表現得最多的,還是那些按水手的說法能幫助他們安然無恙地回家的有關日常生活的標誌。很流行的一種文身是,在肩上或胸脯上刺上愛人的名字,旁邊再加刺一個帶耶酥受難像的十字架。據說,擁有這種記號的人可以免遭各種各樣的災難。
另一種圖案是愛人置身於帆船和燈塔之間的畫麵。此外,這船照例應當是有3根桅杆的,因為“3”是個幸運數字。
這兩種情況(用愛人的名字和她的肖像作文身)有著同一種意思:有這種文身的水手應當是一定能回到故居的。因為,據說女人具有一種能加快船的航速、並使它回到故鄉海岸的本領;女人的畫像也象征著成功和順風。這大概就是中國人所說的“歸心似箭”吧!但中國的“紅顏禍水”說在這裏卻變成了相反。
海盜們所喜愛的文身圖案,還有被視為愛情之花的玫瑰,以及象征著至死不渝的愛情的兩顆快要被火焰吞沒的交叉在一起的心。有一點雖說很奇怪,但卻是事實:當海盜們在進行襲擊和血洗時,既不會憐惜女人,也不會可憐孩子,卻非常喜歡突出他們對女士的“溫柔”態度。在上麵提到過的約翰·菲利普斯的那份協議書的最後一條中,人們可以讀到一段非常著名的記載:“假如我們遇到一個可敬的女人,而又有一個人在未經她許可的情況下就追求她,那他將被當場處死。”
風行的圖案中,還有會使水手的敵人們感到害怕的蛇,以及刺在身體各個部位上的十字架。這些被認為是針對鯊魚的咒語。據說,要是有這種文身的人掉到了海裏,它們是不敢去攻擊他的。
但是,海盜的生命遲早(往往是很早)會夭折。他可能會因臨陣怯戰或開小差而被吊掛在桅杆上,可能會在衝鋒時溺死或在打接舷戰時倒下。假如海盜被浪頭卷走,那就一了百了,無需忙碌;假如他是在船上犧牲或死掉的,船員們就會急於替他操辦葬禮。的確是急急忙忙地辦喪事的,因為按海上的常識,死人久擱在船上,就預示著它的船員們將要倒黴。因此,他們毫不耽擱地把死人縫進帆裏,在他的兩隻腳上係上重物(往往是炮彈),把屍體放在一塊擱在船舷上的木板上,讀過祈禱詞後,就把死者從板上放下水去。正如常言所說,死得既無十字架,又無桂冠。
關於這一點,在一首名為《水手的墳墓》的古老的水手號子中是這樣唱的:
後甲板上發出了命令:
“全都到操帆索旁去!操帆停泊!”
降下的半旗不再飄揚,
有個人夭折了。
照水手中形成的習慣,
屍體被裹進帆裏,
再用繩子捆緊一點,
然後就把他推到船外去。
海麵上既沒有十字架,
也沒有一朵花。
水手的墳墓上方,
隻有波浪,隻有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