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體表的色彩是動物世界中最豐富、最絢麗多彩,也是最迷人的色彩,其種類已遠遠超過了昆蟲和鳥類。這一點,當你走進水族館時就可以得到驗證。那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麵,使人目不暇接,尤其是那些穿梭於珊瑚礁中的熱帶海洋魚類,更使人目眩神迷、流連忘返。
生存的壓力
自然環境中,多數魚類具有特別的色彩和斑紋,或者體色與周圍環境一致,已達到隱蔽自己或偷襲獵物的目的,或者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起著威嚇敵害、保護自己的作用,不管是哪一種都是為了一個目的--生存。
海洋表層的魚類
生活在海洋中上層的魚類,它們的體背色深,多為藍黑色、深藍色或深青色,而腹部色淡,多為銀白色、白色或淡黃白色,這種顏色被稱為消滅色。它的好處是從上往下看,魚體背部與海水的顏色相一致,海鳥和人類很難辨別。從下麵向上看,魚類的腹部和水麵的顏色以及天空的顏色很相似,海底的天敵不易區分。
海底的防範
生活在沿岸、淺海底層的魚類,差不多所有顏色的類型都能看到,從簡單樸素的灰色或褐色,到美麗而引人入勝的顏色和斑紋。通常魚的身體和水底、岩石或水草的顏色相似。棲息在花崗岩間的魚類能顯現各種花崗岩樣的陰影;在海藻間生活的魚類多綠色;而生活在紅珊瑚礁間的魚類多為赤色;經常平臥海底,隱藏於泥沙中的魚類,背部多為黃褐色,與泥沙混為一色,很難分辨開來。
為愛情而變
許多魚類在繁殖期間,往往會改變自己的形態和體色,變得十分美麗,以便吸引異性,人們稱這種變色為“結婚禮服”。特別有趣的是鬥魚,一到生殖季節,鬥魚們相遇,必有一番惡戰。一旦雙方開戰,鬥魚的體色就會變幻無窮,時而紅,時而綠,時而紫,直到戰鬥結束。這時戰敗的一方體色頓時暗淡無光,勝利者的體色卻變得更加豔麗奪目。
珊瑚礁叢中的自我保護
生活在熱帶海洋珊瑚礁叢中的魚類最為絢麗多彩。很多珊瑚礁魚類,雖具有各式各樣的濃色花紋,但任何特殊類型的花紋差不多都是一樣的,這種花紋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模糊魚體的輪廓,由此把身體的形狀隱蔽起來。
通信信號--體色
魚類的體色一般分為保護色、擬態色、警戒色等。擬態色使魚和它所在的環境相類似,警戒色卻使它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極不協凋,起著威嚇敵害、保護自己的作用。許多魚類還有一種內聯係信號,尤其是在繁殖期內,雌、雄魚的體色截然不同,體色就成了它們識別異性的極好標誌。
小心,離我遠點!
有些魚類的體色也是一種警戒信號,例如香魨、鱗魨等有毒的熱帶魚類都有自己美麗的顏色,但這美麗的顏色對於上過當的敵害來說是一種相當危險的信號,它好像是在告訴敵人:“不要來侵犯,否則你要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