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你們在換工作之前,一定要想一想,為什麼自己在這個公司工作得不如意。如果是企業的原因,你可以去選擇其他的工作;如果這份工作確實阻礙了你的發展,等你慎重考慮了一番之後,再換掉它也可以。但是,如果是你本身的原因的話,你就沒必要換掉工作,而是應該彌補自己的缺點,讓自己更好地工作。
原則三不要經常跳槽,不要頻繁地換工作。
金錢不是人生的全部
上個月某個周末,我邀請杜莉絲一同去春遊。結果杜莉絲馬上就回絕了我:“卡耐基先生,真對不起,我可沒有時間。你知道嗎?我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要不然我在經濟方麵會受到很大的損失。”
杜莉絲是我的一位學員。最近兩年,她每時每刻都受到憂鬱的糾纏,生活得非常不快樂。
後來,她報了我的學習班,希望我能夠幫助她。在我和杜莉絲接觸一段時間後發現,她對金錢太過於看重了,這也正是引發她憂慮的原因。她本來就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在她20幾歲,她的父親就給了她一筆錢。幾年之後,她又嫁了一位非常有錢的男士。對於普通人來講,這樣已經很不錯了。但是杜莉絲卻不知足,她總覺得自己的金錢不夠多,便開始做生意,拚命地工作。因為對金錢如此看重,她每時每刻都處在患得患失之中,因此憂慮也就產生了。
據我所知,有人曾經做過一次調查,該調查顯示,現如今的人們70%的煩惱都和金錢有關。尤其是有一些人,他們對於金錢格外看重,每天都在患得患失之中,極容易產生煩惱。
下麵,有關洛克菲勒的例子就說明了這些。
眾所周知,洛克菲勒是全世界有名的石油富豪,在他有生之年,他曾經建立了自己的金錢王國。在他這一生中,他對財富孜孜不倦地追求著,哪怕是一點小的投資失誤,都會讓他傷心很久。正因為這樣,他常常受到憂慮的困擾。
在他50多歲的時候,他的渾身上下都是病。他感到心力交瘁,但是他仍然念念不忘對財富的追求。終於,他病倒了,住到了醫院。他的醫生警告他,如果再這樣下去,他不會活很長時間。他在病床上苦思了一周,終於讓自己的欲望在瘋狂的賺錢中停了下來。等他病愈之後,他把自己大部分的錢都捐給了公益事業。他終於明白了,一個人應該做金錢的主人,而不是成為金錢的奴隸。而他那已經臨近崩潰的身體,這時候竟然奇跡般地好轉了,他最終活到了古稀之年。
看到了洛克菲勒的例子你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大家對於金錢的不懈追求沒有什麼錯,但是,我們不能完全為金錢而活著,這樣的人生是非常累的,也沒有太多的意義。在我們的生命中,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而不是隻有賺錢這一件事。如果我們總是為賺錢而活著,那麼即使有再多的錢,好日子也不會到來。
也許有人不讚同我的說法,會對我說:“卡耐基先生,我可不同意你的說法,如果我有很多錢的話,我會生活得比現在幸福。”的確,如果我們手中的錢非常充足,我們更容易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很多人都沒有正確的金錢觀,反而被金錢所累。我想大家都聽說過這個故事:一個人漂洋過海去做生意,結果因為貨物太重,船要沉了。如果把這些貨物中的一部分丟到海裏,這艘船就可以正常地行駛了。但是這艘船的主人是一個鑽到錢眼兒裏的人,他舍不得丟下船上的貨物,結果讓整艘船都沉了下去,他也沒有逃過災難,最後葬身大海。這艘船的主人就是典型的金錢的奴隸,他寧可被淹死,也不肯舍棄船上的貨物。這樣的人是非常可憐的,因為他把金錢當成了人生的全部,甚至比自己的性命還重要。這樣的人,是不會體會到生活的樂趣的。
所以,人生在世,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不要成為金錢的奴隸,也不要因為金錢而傷害自己的身體健康以及家庭的幸福。我把這個道理講給杜莉絲之後,她逐漸減少了對於金錢的癡迷,從此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憂慮了。
杜莉絲在上過我的培訓課之後,憂慮的症狀仍沒有減輕。我知道,這是因為她對金錢仍是渴求的,所以,她的情緒總是起起伏伏、患得患失。後來,我對杜莉絲說:“杜莉絲,你覺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難道隻是為了賺很多錢嗎?如果你喪失了健康以及生活的快樂,那麼這些錢有什麼意義呢?你應該成為金錢的主人,而不是讓金錢所奴役。”杜莉絲想了想說:
“可是如果沒有足夠的金錢,我們又怎麼能夠生活得更幸福呢?而且很多人評定一個人是否成功,都是通過他的財產來評定的。”我說:“杜莉絲,這種評定方法是不對的。我不知道你是否發現,那些非常有錢的人不一定過得很快樂。你要記住,任何事情都要講究一個適度的原則,對金錢的追求也是一樣。”杜莉絲想了想說:“卡耐基先生,那你說我應該怎樣做呢?”
我說:“不要再像以前那樣非常渴望金錢,而是以一種平常心去對待。另外,你不要天天隻想著賺錢,而是要充分享受自己的生活。總之一句話,你要做金錢的主人,而不是做金錢的奴隸。”杜莉絲接受了我的建議之後,憂慮馬上就減輕了,而且過上了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