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計上心頭(1 / 2)

宋小福皺眉思索了一會,他能想象到俞家以前深宅大院的,雖說是在一個村子,但一般人應該也不好見俞家人。

但這九叔為什麼能跟俞家說上話?

還有他年輕的時候並不在村裏,而且大家都不知道他幹什麼去了。

可是他的父母都在,按他說的從軍的話,不至於家裏人都不知道吧?

那麼隻有兩種可能,要麼是當時戰事太緊張,無法給家裏人捎信,要麼就是刻意隱瞞,或者他隱瞞家裏,或者他的父母幫他隱瞞了村民,總之是遮掩了他當時的行蹤。

宋小福更趨向於後者。

如果這麼看的話,目前來說九叔身上的疑點應該是最多的。

那麼他年輕的時候到底是去做什麼了?

忽然,宋小福想到什麼問道:“你對大明和蒙元兩個朝廷怎麼看?”

王二愣了一下,還不是適應宋小福這麼跳躍式的問答,不過還是回道:“要說誰做天子,跟咱這些小老百姓都沒關係,但平心而論,大明對咱老百姓好。”

宋小福摸摸的點點頭,朱元璋這個草根皇帝,雖說有些製度上過於理想化了,但不得不說,他是一心想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

在洪武年間,農民的賦稅很低,商稅更低,小攤小販直接免稅,所以才造成了明朝的土地比宋時多,但每年的國庫收入竟隻有數百萬兩,與宋朝的上億兩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至於底下的官吏巧立名目之說,在明初還是極少的,有洪武和永樂這兩位鐵腕父子,敢頂風作案的著實不多。

雖然這個製度為大明的滅亡埋下了禍根,但不得不說,太祖的出發點是好的,是想減輕農民負擔的。

隻是沒想到士紳免稅這一條,造就了許多農民寧願帶著土地賣身入士紳名下為奴,就是為了鑽這個免稅的空檔,也就是明朝中後期的土地兼並問題。

但不管怎麼說,朱元璋算是真心想讓農民過上好日子的皇帝,很多政策都是從農民的角度考慮,隻是限於製度的不成熟而失敗而已。

王二繼續說道:“但說起蒙元,那根本就不是朝廷,咱們這村裏有俞老將軍照應,問題還不是很大,但他畢竟是漢人,在那些老爺眼裏也不過是個奴才,所以咱這的老百姓也是苦。”

“而且別的村子的親戚,那更叫水深火熱,那樣的朝廷,就是官逼民反……”

王二似乎越說越氣,宋小福問道:“你是不是有親戚受到迫害了?”

王二苦笑道:“俺都是聽長輩們講的,雖然沒有經曆過,但也能想象到那個時候的生活有多黑暗,根本就沒有咱漢人老百姓的活路。”

宋小福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半晌後才微微一笑:“時候不早了,睡吧。”

第二天一早,吃完飯後宋小福又給王二一疊符籙,這是他早上起來抽空畫的,交待王二貼在家裏一些不起眼的地方。

又在裏間的屋子裏,嬰兒娘倆睡的床下布置了一番,並交待王二,這幾天不要讓孩子離開床,就算有人要抱一下,也想辦法推辭掉。

王二雖然不明所以,但也滿口答應下來。

蘭花也聽王二講了昨天發生的事,撲棱著眼睛,就要給宋小福跪下,她現在身子虛,可不敢亂動,但孕婦和剛生產完的女人,法師是不能碰的,這個時候一般的邪物都避著她,即便是法師碰到了也會在幾天內發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