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珍愛友情享受美好人生(2)(2 / 3)

人間的真情所在

友情,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真情。或是自然相處,或是因緣際遇,或是偶然邂逅,種種情況,皆是一個“緣字”。

人生在世,因為某種緣分與別人相遇,漸漸有了好感,多了交流溝通,一回生二回熟多幾回便可成為朋友。當然,緣是天定,份在人為,有緣相聚相會,還要互相認可,投入真情,以誠相待,相惜相愛。

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難免會有受挫的情形,不是感到有誌難酬,就是長期坐冷板凳,甚至被降職,這時候支持我們繼續奮鬥的就隻有家庭親情和朋友了。有一兩個以誠相待的朋友,那麼即使碰到再大的挫折,都可以鼓起勇氣再接再厲。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的性格和本質決定了你與什麼樣的人交往。

“朋友”的定義很廣,有的是因工作上的接觸認識的,也有同事、長輩和因各種機緣結交的,如果能摒除利害關係,得幾個誠心相待的朋友,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在唐代,大詩人王維與張九齡的友情故事也頗為經典:王維剛到京城長安,投靠在好友張九齡的家中。一番時日之後,張九齡對王維的詩才人品有了很深入的了解,二人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但王維的才學並不為人知,張九齡為此很是著急。

一天,京城來了一位賣胡琴的,索價百萬,許多有錢有勢的人都爭相傳看,但不識貨的張九齡得知後,就傾盡所有積蓄,買下了這把胡琴。許多熟悉他的人都覺奇怪!你又不會演奏這種樂器,花這麼多錢買它幹什麼?

張九齡說:“我雖不會演奏,但我的一位朋友是演奏它的專家,明天我在酒樓裏設宴,請大家欣賞演奏。”第二天,長安許多官宦名流都趕到酒樓,想一睹演奏胡琴者的風采。但張九齡卻對大家說:“我這位朋友王維是寫詩的好手,有上百首好詩等著請大家欣賞,他來到京城,淹沒在世俗人群之中,不被大家所了解。而拉琴的技藝,是低賤的樂工的事情,哪是大詩人所為呀。”他說完即猛地把價值連城的胡琴舉起,摔得粉碎,然後把王維的詩稿分給大家。這樣,王維頓時從一無名小輩一下子名聲大振京城。

人生能得到這樣的知己,真是一生的幸事。獲得真正友情的人,也就為人生儲蓄了一大筆財富。

兒時的舊友,同學時的相識,各種不同場所的結交,與自己的事業有直接關係和間接關係的人,隻要彼此心靈認可,相惜相護,並且不時聯絡交流,便都可以成為我們的朋友。

其中深深的認可,真情流露非常深厚的人,才是真心的朋友,也叫作知己。這種朋友在人一生中一般不多,但總該有那麼一兩個。真心的朋友可以同歡樂共患難。特別是在人生中不順時遇到困境的時候,真心的朋友最是重要,其中的每一個幾乎都可以改變你一生的命運。親密的真心朋友在人一生中最為重要。愛因斯坦說:“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

人都是有感情的,感情來自交流,要獲得感情的惟一方法,在於平時多加強聯係,經常聚會就是加強聯係、加深感情的一種方法。

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還有一類事業上的朋友,他們能幫助我們更加順利地完成自己的事業。這類朋友可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提供我們有關工作情報和意見的,稱為“情報提供者”。這種人大都從事記者、雜誌和書籍的編輯、廣告和公關工作,即使你不頻頻相擾,對方也會經常提供寶貴的意見,像剛才所說的“電話智囊”就是這一類。

第二類:提供我們有關工作方式和生活態度的意見,稱為“顧問”。這種人多半是專家,甚至是本行內的第一人,我們可以把他們視為前輩或師長。

第三類:則與工作無直接關係,稱為“遊伴”。原則上不是同行,通常是我們在參加研討會、同鄉會和各種社團認識的,有些也是“酒友”,他們不但可以是“後援者”,有時甚至是我們的“監護人”。

這些人自然不是在特別情形之下,願意貢獻他們的腦力,我們也不是為了借助他們的頭腦而設法接近的,他們中大多數是因為某些因素結的緣,而後經長期的交往,不知不覺間成為“後援者”,也許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正扮演著智囊的角色,如果你不預備付顧問費,那就不要聲張,他們通常具備一些共同點,如:教給我們一些聞所未聞的事,提供給我們各種不同的看法,每次見麵時總會給我們新的刺激。

也許你會懷疑像這樣單向的獲得,豈不是有欺騙朋友之嫌?至少在“智慧借貸表”上彼此是處於不平等狀態的。事實上,從認識到發展為至交,彼此間必然有一些共同的生活信仰,也可以從對方身上學到一些東西。朋友之間主要是情感交流,信息交流,互相扶持幫助,不計利害得失。多個朋友多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