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有預感到來,不管它源自何方,都要倍加警覺。別對“來自內心的聲音”聽而不聞。你的深層潛意識可以預知到有意識思維毫無察覺的許多狀態和事物。
“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內心裏有個聲音對我這樣說。”聖雄甘地到英格蘭尋求解決印度解放和獨立問題的辦法時說。
甘地說到來自內心的“某種東西”,你可以把它叫做一種力量,因為怎麼稱呼都無關緊要。有人把它稱作主觀思維,另一些人稱它為潛意識思維,還有些人說它是宇宙思想,最後,還有些人說它是作為預感由內心發出的巨大衝動。精神學家認為,不論是什麼,它總會帶來某種結果,而你應該懂得如何做才能得到它。
我並不是說它是你從自身之外所聽到的聲音,而我肯定甘地說的也不是此意。然而,內心有“某種東西”在持續不斷、精確無誤、明白無疑地對他說話;而當聽到它說話時,他就遵循它的旨意勇往直前,跟從它前往英格蘭,甚至跟從它走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他深深知道,這種“來自內心的聲音”是最值得信賴的類似先知的領路人,知道當自己的思維做好充分準備來“聽從”它,他就可以充滿希冀、充滿信心地等待某一條明確的信息。
甘地從來沒有強求這種“聲音”時時刻刻對他說話,或者對某種他近乎癡狂的期待產生影響。甘地向來是一位極其謙卑、無比自製的精神領袖,總是毫無條件地把製定的目標與原則放在個人需要或願望之上,這其中顯現了他超越政府和人民的偉大力量。他需要從政府和人民那裏得到的隻有正義,除此以外,他什麼也不需要。政府和人民很明白,跟甘地討價還價是沒有用處的,因為在這位聖人麵前,隻有真理才是唯一有力量的。不管外界給甘地施加多麼重大的壓力,甘地都毫不動搖,直至接到“來自內心的聲音”的指令。
你完全能夠學會如何培養這種“聲音”。每一個偉人都非常善於傾聽它。隻要讓自己全身心安靜下來,耐心傾聽,那麼,他們將會把這種內心深處的指令以同樣的言語表達出來,對他們來說,這種“聲音”可謂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每當作出重要決定時就自然流露出來的情感或信念。
不過,想要聆聽到這種聲音也真不容易!在很小的時候,你可能就覺得要引起他人的注意,需要放開嗓音大喊幾聲,甚至引發一點騷亂才可達到目的。漸漸長大之後,你很可能會通過把他人比下去而占據領先位置,以此作為在社會上獲得成功的手法。若是如此,你可以培養運用內耳和內心思維聆聽的藝術,細細聆聽你來自深層本性提示的忠告。深層本性是你不容褻瀆的核心部分、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智慧,不管你把它叫作什麼,都絕非輕易可得。
盡人皆知的發明家托馬斯·A·愛迪生正是一位聆聽這種“內心聲音”的大師。當他全身心沉浸於鑽研某項發明、努力產生使發明獲得實施或推廣的想法時,就會最大限度地調動意識、思維來收集和積累一切已知的資料或事實,接著靜靜地坐在實驗室的某條凳子或沙發上,做好準備迎接這種想法“無中生有地猛然襲來”。
當愛迪生這位“大師”抽時間自在地“打瞌睡”時,他的助手卻仍在爭分奪秒地刻苦鑽研。然而愛迪生總能最終帶著簡直是神諭的問題的答案醒來。有不少時候,在找到完滿的答案之前,他需要“打瞌睡”好多次;可是,通過這種方式,問題最終總會得到解決。而每每這些時候,愛迪生都需要進行大量的科學研究來做好一切準備,並且徹底凝聚內心創造力,從而使自己最快地找到有效答案。
現在存有1931年10月21日在一張報紙刊載的一篇文章,它很詳盡地講述了愛迪生在同兩位交情長達50年的助手——弗雷德·奧特及查爾斯·達利通力合作時,最終如何成功揭開了製造合成橡膠的奧秘。
這篇文章記載:
星期一,他(愛迪生先生)便很自然地進入神情恍惚的狀態之中。(他這是給“來自內心的聲音”提供對他說話的機會。)但是,達利和奧特依然馬不停蹄地做著實驗。到了星期二夜晚,答案在電光火石之間突如其來而被揭開神秘麵紗。(采用這種方式敘述愛迪生或他助手的深層思維,真是美妙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