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我敢肯定,我確實是愛你的,”她告訴丈夫,“我敢肯定我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我內心有一種清晰的聲音告訴我:你才是我真正想要的人。很對不起,我過去在這些事情的處理上很缺乏理智、不純熟——隻是,改掉一生的習慣實在不那麼容易!”
現在,立刻做出積極的決定
倘若你一直被優柔寡斷所支配,並且因此痛苦不堪……那麼,請立刻衝破這種習慣的束縛吧!若非如此,你今後的人生將極為不幸,而那些糟糕的決定必然會給你吸引來眾多糟糕的環境。
隻要感情和精神處於猶豫狀態,那麼“發自內心的聲音”就無法傳達到你的意識層麵。
我有一個當牧師的親戚,他年輕時就經常受到思想混亂的極大困擾。他接收到的一些新知識使他對《聖經》中的部分內容產生懷疑。因此,他開始為傳授連自己都不相信的教義而深感愧疚。這導致他在內心產生了一種嚴重的衝突,他既痛苦又困惑:“繼續以牧師為職業究竟是對還是錯?”後來他得了哮喘病,而且都是在星期天走上布道台之前發作。這正是上天以自己的方式阻攔他傳播他認為不應該傳播的教理。他的身體顯現了他的實際精神狀態。他最後以身體不適為借口,放棄了牧師職位並退休回家,然而,即使對妻子,他也從來沒有吐露過自己對宗教教義產生的疑惑。此後的漫漫30載,這位原本聰明過人的先生一直過著身心備受折磨的慘淡生活。每次當他為自己犯下的疏忽罪和違法罪進行思想鬥爭時,也正是哮喘症發作最厲害的時候。“我做得正確嗎,難道是錯了?”
這位親戚在臨終之時,我跟他作了最後一次談話。他說他應該早些果斷地把某種東西從大腦中驅逐出去。當談到這些年是什麼使他深深陷入痛苦時,他想從我這裏得到確切的答案這種情況是否應歸咎於他自身。我很誠懇地請他放心,並說:宇宙的“神力”那麼強大、那麼精深,不會譴責或詛咒任何人……我們大家都在犯錯誤……也都是通過錯誤而成長起來的,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辦法。接著他對我說:“如果我可以和妻子重新生活該有多好啊。我應該辭去牧師職務之後,轉而選擇寫作,把我相信的一切誠摯而且完全公開地表達出來。原因是我如今懂得(當然已為時太晚),其實無數的男人和女人有著跟我同樣的想法。可是,我卻由於恐懼、猶疑和自責而葬送了原本可以真正從事的終生事業!”
太多的人在遇到兩種可能的行動方案而又不能確定哪個更合適的時候,總想著要做到魚和熊掌兼得——可結果總是令他們抱憾不已。同時朝兩個方向前進的人,永遠都不能走得很遠。你一定要現在就做出決定,而你要是許可“來自內心的聲音”給你指路,常常都可以做出正確選擇的。不過,有人總是難以控製自己而聆聽我們的情感、個人願望或帶主觀色彩的渴望所傳來的聲音——而這種聲音難免會把我們帶入歧途。
著名的英國詩人、戲劇家莎士比亞通過哈姆雷特之口,道出了很多思維混亂者的心聲。他說:
“想要怎麼樣,想要不怎麼樣,這可是個問題,
是在頭腦裏,
甘受厄運的打擊更高貴,
還是拿起武器同無盡的痛苦作鬥爭,
通過與其對抗來結束它們?……”
(然後進行闡釋)
……可是,對可能發生的事情的恐懼……
隨後便迫使我們接受了那些曾經擁有的痛苦,
而不是向那些尚未認知的地方飛翔……
當我們受這樣那樣的痛苦困擾時,描繪更大的痛苦……決定忍受曾經的煩惱,而不是試著超越它們,是多麼容易啊——因為我們害怕遇上“尚未認知的其他痛苦”!
決定需要勇氣做支撐,而勇氣則來源於內在的自信與意誌。為何要反複描繪現在遭遇的各種問題和處境呢?
下定決心全力切斷它們對你的牽絆吧,你有能力徹底改變自己的精神圖像,同時激發內心力量中的TNT去重新創造你的幸福人生——如此豈不更加美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