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怎麼說呢,我們出事了……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我們測試完次世界覆蓋功能之後,做出了一台搭載次世界、擁有完整的操作係統的電腦,我們將次世界的空間與我們世界重疊在一塊兒,範淩他第一個進去嚐試了,了解到了一些這個重疊技術的特點:
*-*//:以前,我們是使用固定的傳送門往返次世界,在這個情況下,傳送門的位置是不會改變的,現在,我們將一塊次世界的空間區域完全與我們世界重疊,出入次世界可以在任何時候使用這台電腦而做到,所以證實:在次世界內的移動,同樣會改變自己位於現實世界的位置,就是在重疊區域內的位移在任何一層空間內都等量生效。
*-*//:不同空間內的物體的視界我們稱之為“岔路原理”,意為如果說a和b兩人麵對麵地站著,此時次世界重疊,a在現實世界站在原地不動,b進入次世界也原地不動,兩者互相不可見。在次世界裏的人看不見現實世界的情況,同樣現實世界看不見次世界內的情況,a如果想要看見b,必須進入次世界;相反b想看見a,就必須從次世界裏麵出來。結合第一條特點,從甲地到乙地,有兩條路可以走,兩條路上的人都看不見對麵的情況。這造就了可能會出現的隱形技術,我們可以將次世界覆蓋重兵看守的地區,然後從次世界裏麵走過去,這是絕對安全不會被發現的。
*-*//:次世界內可以加速意識,達到思考速度變快的效果,由於次世界是”唯心主義“世界,意識決定物質的情況下,加速的意識會增加人體運動的速度,但是其老化的速度不受影響。
*-*//:次世界重疊的時候,可以讓其偵查覆蓋區域,並且覆蓋之後按照這片區域的情況,複刻一個一模一樣的場景。這個場景唯一與現實世界不同的,是沒有任何具有生命的東西存在。我們對這個場景進行改變,在次世界取消(結束)覆蓋的時候,可以選擇將這些改變全部套用到現實世界,但是具有生命的東西不會發生改變。在發生有物體和生命體重疊的情況下,該物體不會生成。
各種方麵,這個重疊技術都是非常好用的。
範淩在總結完這些內容之後,提出一個問題:
【隻有一個缺點,次世界重疊隻是將世界分成兩個,並不能分更多,這是為什麼?】
……………………………………
我們一開始以為,次世界在不同地區重疊之後,每一個次世界都是獨立分開的,結果後來發現,不管在哪個地方、什麼時間所覆蓋的次世界,都是互相連通的。
我們舉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