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章 半靈的正確使用方法(1 / 2)

袁麗華離開之後,今的考核大廳也就逐漸恢複了原本的秩序,來參賽的決鬥者們紛紛進入考場,繼續著之前的考核。WwWCOM海馬集團的成員也6續開始返回工作崗位,至於之前那十多二十台出了問題的測試機,自然是關閉了。

測試機的減少意味著工作時間必須增長,但出人意料的是,原本應該延長的考核時間卻相反開始變短了一些?究其原因,是因為有不少人在得知了接連有人成功挑戰“冠軍”難度之後,開始有了更多的想法。

“冠軍難度也不過如此,一個一千位以上的和一個根本沒有登錄的萌新都能通關,我要不也試試‘冠軍’難度呢?如果通關了應該會有更深一層次的獎勵吧?”

這樣的想法開始在參賽者中蔓延了起來,而且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而在現場看到這一幕的海馬瀨人並沒有讓久宇禮他們去給參賽者們灌輸“量力而行”這個理念,他甚至打算助長這股氣焰——為此,海馬專門在告示之中增加了為通過“大師”(n81號到n1)和“冠軍”(n9到n1)難度考核的參賽者的獎勵,其獎勵幅度遠之前的“高級難度”,甚至不光是在後來比賽中的部分權限,也有現成的獎金可以拿。

這個世界的決鬥者們從不缺少挑(zu)戰(si)精神——更何況在這樣的大賽中如果你成功通過“大師”和“冠軍”難度的話還有獎勵,這讓不少自詡高人的家夥怦然心動,他們紛紛開始修改卡組,想要在這場考核中一鳴驚人;而某些人則是出於一種不服輸的心思想要證明自己的實力……不管怎麼樣,在藤原雪乃和袁麗華通過“冠軍”難度之後,開始主動選擇“大師”、“冠軍”等級的參賽者開始漸漸變多了起來。

而對主辦方而言,十場平庸的比賽帶來的吸引力都比不上一場高水平的比賽,而究竟誰有能力打出高水平的比賽是要看實戰的——這也是海馬認為不應該采用之前的“挑選好選手然後再安排比賽”的模式的原因之一。

在“原作世界線”裏,海馬集團舉辦的k杯可以是一次不怎麼成功的亮相——打牌的時候旁邊正在玩“激流勇進”的遊客連正眼都不瞅一眼那兩打牌的——參賽者雖然出來都是“世界各地的高手”,但他們的實力怎麼看都有些臨時湊人頭的樣子;更何況僅僅是一撮高手的話,他們的比賽在運氣成分占得還比較重現環境裏是沒有多少代表性的;在“原作世界線”裏海馬集團剛剛經曆了多瑪的收購元氣大傷、百廢待興,而現在海馬集團雖然也經曆了多瑪的收購,但由於黎政執掌多瑪轉化成的太一的緣故,海馬集團反而在太一那裏得到了足夠的讚助。

這種情況下海馬所思考的東西就完全不一樣了——他所圖的從如何“維穩”變為了如何“拔高”。

看著一個個如同公雞一般驕傲的參賽者趾高氣昂地走進考核室,久宇禮的心情是糾結的,海馬的心情是愉悅的……

因為很快就有人灰溜溜的被揍出來了,考核效率直接快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