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鳳翔64(2 / 2)

第二日,龐統果真前去糜府之中赴約前去,可是讓龐統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糜竺居然推脫了今日所有的事務,一大早便在自己的府上早早備下酒宴以待龐統前來。

“士元小弟,子仲比你癡長幾歲,喚你一聲士元小弟,不為過吧。”糜竺果然是商人出身,酒宴分主次坐好之後一上來就跟龐統攀起關係起來。

龐統聞言點了點頭說道“子仲年長,士元年幼,士元喚子仲為兄,子仲兄喚士元為小弟,有何不妥之處?”

“好。”糜竺聞言大喜說道“子仲素來聽說士元的才名,今日一見果然非凡,這稱呼一說,雖然事小,可是一般人卻還愛斤斤計較。”

龐統擺了擺手說道“繁文縟節不值一提,儒家所提並非十全十美,僅是一家之談罷了。”

糜竺聞言大驚,小聲說道“士元小弟,此話,你我二人之間說說尚可,若是讓他人聽見,卻是會給士元你招來無妄之災的。”

龐統聞言哈哈一笑說道“子仲兄此言差異,腐儒誤國,腐儒誤國啊。自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不成儒了。”

糜竺聞言卻是有些迷惑地說道“士元小弟,此話怎講?”

龐統滿飲一杯酒之後說道“不知子仲兄可聽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糜竺點了點頭說道“子仲雖未能博覽群書,不過這句話卻是聽過,此話出自孟子之言。”

龐統聞言點了點頭說道“可惜這董仲舒自稱博覽儒家經典,可惜卻是讀不懂這句話。”

糜竺更是驚訝問道“不知士元小弟,此言何意?”

龐統說道“春秋之時,百家爭鳴,百家之間雖然相互抵觸,相互競爭,但卻也會相互之間取其所長。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殊不聞孔子學樂於萇弘,師從老子,吸取百家之長,才有儒家之大成,那董仲舒目光短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以為使得這儒家長遠流傳,殊不知卻是讓那儒家固步自封,慢慢腐朽。”

糜竺聞言甚是驚訝,雖然覺得龐統此言過於莽撞,可是卻找不出任何不對的地方,吱吱嗚嗚了半天才幽幽地說道“士元此話,為兄服了。”

龐統聽了糜竺的話之後,卻是哈哈大笑起來說道“子仲兄,自以為那些儒家經典對於那治國統軍而言,可有用處?”

“無用。”糜竺又是憋了半響才說出這句話來。

“何以治國,何以統軍?可與那儒家有何關係?人無信不立,國無度不治,軍無例不統。子仲兄不要著相啊。”說完幽幽地看了糜竺一眼。

糜竺長歎一口氣說道“哎,子仲服矣,子仲服矣,子仲服矣啊。”糜竺大喊三聲,端起酒杯對著龐統說道“士元小弟,滿飲此杯。”說完,一飲而盡。

龐統聞言去也是端起酒杯,大笑著一飲而盡。

就在這時,突然傳來了一陣如黃鸝鳴叫一般的聲音問道“大兄,你服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