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崇武遺詔(2 / 2)

秦無雙覺得這件事不得不防,雖然,之前秦無雙都打聽過,這兩位將軍一直是皇帝陛下的親隨,他們隻忠於皇帝陛下是他們被重用的根本,他們不敢也沒有倒向京城之中的兩位皇子中的任何一邊,而是很忠心地始終站在劉崇武身邊。

但是,秦無雙見過太多的爾虞我詐,還有為了利益喪心病狂,所以他不得不防,他盯著那兩位將軍的眼睛,想看出他們知道了所以遺詔內容,會有什麼反應沒有。

小喜子語速較慢的將整篇傳位詔書加上遺詔讀了一遍。期間,那趙廷芳和佟大兵都沒有任何的反應,隻是跪在那裏默默地聽完聖旨。

秦無雙心中的石頭稍稍落了地,看來這兩位將軍果然沒有卷入任何的黨爭,和自己得到的消息沒有出入。秦無雙的消息有他在京城的眼線報告給他的,也有小喜子告訴他的,小喜子這個人膽子小,沒有什麼太大的權力野心,但是他並不傻,他知道想在這樣一個波詭雲譎的京城之中生存下去,誰都不能得罪,所以,哪個大臣是哪個勢力的,他都一清二楚,再說他在內廷之中權勢極大,位置極高,又得到劉崇武的寵信,所以很多巴結他的勢力都會給他一些信息,他知道很多別人所不知道的內幕。

那封由小喜子保管,秦無雙建議,劉崇武手寫的傳位詔書和密旨,交代了一旦劉崇武不幸突然逝世,那麼,劉家的江山將由現如今的太子所繼承,他將是大夏國的第二位皇帝。

緊接著就是封賞功臣,首先,就是秦無雙,他被認命為鎮國大將軍,加左柱國,參知政事,宰相加上一等大將軍,無論權勢還是勳位都已經位極人臣,而小喜子被任命為內宮大總管,內務府總管,可謂是內宮財權和人事權都是最大的宦官。

太子的五位師傅他們本來就是被劉崇武選中,作為以後輔助未來新皇帝的棟梁之才

其中,兩個有在工部和禮部做過實際工作,有經驗的人升了官,但是都是小升了一下,另外三個都是翰林學士隻是飽讀詩書的都被貶謫到地方,不過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城市做主官,這其實是在曆練他們,讓他們有理政和管理地方的實際經驗,這樣在以後做決策的時候,就不會犯因為沒有地方經驗而做出幼稚的決定。而且這裏麵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留給新的皇帝提拔他們的機會,這樣把施恩的機會留給新皇帝,他們會更死心塌地地輔佐新皇帝。

而對待晉王和其爪牙,劉崇武也做出了布置,左宰相薛逸才因為年紀太大,被要求接到此封聖旨之後,立刻在三日之內離開京城,告老還鄉,待遇會加一層,按照國公的待遇頤養天年。這也算是安慰獎,對待這位曾經位極人臣的大宰相,在黨爭失敗之後,沒有被全家發配和殺頭,都是極其克製的決定,這應該會讓他接受。

而薛逸才手下的那些“兵將們”卻沒有這麼好的命運,他們大多數被貶謫或者找了罪名抓起來,具體的罪名要等新皇帝上任之後才能定奪。這樣也是給新皇帝的一次施恩,或者立威望的機會。

這封遺詔因為不知道,他劉崇武的性命是否會在這次戰爭中失去,所以對很多人的決定,都是不定時間的,所以也不會有因為調任或者其他問題而失效。

接下類的就是此次出征的趙廷芳、佟大兵以及趙王和,他們每個人都有封賞,但是都很小,劉崇武把這次戰爭的失敗罪責都拉到自己身上,說是自己的決策失誤輕敵冒進,和被敵人的內奸出賣信息。

最後,他決定給這次提供軍費的北部地區老百姓免去三年的稅收,作為對他們付出的回報,和自己失誤對他們的傷害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