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晉國的追趕下,落荒而逃。
姬朝沒有了依靠,再次人間蒸發。
方基石又尋找了好長一段時間,才從楚國回來。
既然找不到了,就暫時不找了。他相信:姬朝不會就這麼死心的,一定還會東山再起!這家夥不死,天下永遠不會太平。
殺不了姬朝,方基石臨走的時候,把姬朝手下的那些走狗們,連同走狗們的家人,都給誅了。那意思是:誰再跟姬朝混!這就是下場!
助紂為虐,一樣是死罪!
沒有辦法!在古代!是有誅罪的!一人犯罪,連累全家!要是犯了大罪,是要株連幾族的!
你不誅殺別人的家人、族人,別人不會因此而放過你的家人和族人。就跟小鬼子們流行的“切腹”效忠一樣,都這麼做的,就形成了一種文化。
回到魯國,已經是公元前516年,魯昭公二十六年夏天。魯昭公已經逃亡,孔子去了齊國還沒有回來。
得知魯昭公逃亡,方基石也不知道如何麵對?回到鄉下的家裏,他沒有出來,整整睡了三天。
這次從魯國回來,他一下子老了十幾歲,完全象個老頭子了。
兩個妾室,自從魯昭公出逃後,也一下子老了許多。畢竟!她們從小生活在魯宮裏麵,服侍魯昭公的。再則!她們的幸福生活,還是魯昭公賜予的。
盡管!季平子等人對她們一家人也不壞,可在感情上麵,她們還是向著魯昭公的。盡管平時不想回魯宮,不想看見魯昭公。可她們並不是對魯昭公有意見,而是!皇宮的生活太可怕了,讓她們不敢再次麵對。
方忠在上次的事件,表現很好。他一麵勸著季平子冷靜,一邊誓死保護著祖父的安危。要不是方忠誓死保護,季平子已經在救兵到來之前,就被魯昭公的人給殺了。
後來!救兵來了,方忠又極力地勸阻,不讓季平子等人趕盡殺絕。
要是趕盡殺絕的話,魯國就真的亂了。不管怎麼說!魯昭公是國君,臣子是不能殺國君的,無論你有沒有理由,都不能殺。殺!就是叛逆、造反,就是罪過!天下輿論不會放過你的。天子和天下諸侯,就會借機來滅了你,另立新君。
在方忠的勸說下,季平子還是聽從了。因為!方忠說的有道理。因此!把魯昭公給趕出了魯國,就沒有再怎樣了。
方忠有功,更加得到季平子等人的賞識。
可方基石得知此事後,也不知道怎麼說?不知道方忠這樣做對不對?
當時要不是方忠等人誓死保護季平子,也許季平子就被魯昭公給殺了。
這這這?
方基石怎麼想怎麼覺得:對不起魯昭公!
可是?站在方忠的角度上,他當時又能如何呢?他能趁機殺死季平子,讓魯昭公得逞?或者!不盡力,讓魯昭公得逞?
要是這樣地話?可以想象,一旦魯昭公攻破了季府,方忠作為季平子的孫女婿,一樣是要死的!
魯昭公一定會殺一儆百,殺給其他兩家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