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的是那麼回事,平時的時候,二樓是有其他客人的。隻要公子郢與客人說話,無論說什麼話,其他客人統統地走開,這裏戒嚴了。
“你也去吧!我要說太子的事了,你們不方便聽吧?”
“是!公子!”小夥計還調皮地作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
那意思是:要是太子的人知道他們聽見公子郢說太子的事,一定會抓他們去問話的。你要是知道不說,是要被殺頭的。
見小夥計走了,公子郢才壓低聲音說道:“太子就著了南子的道。唉!也不能完全怪南子,是因為太子哥太不能把持自己了,才著了南子的道。”
方基石看著公子郢,大概地猜測出來了,南子是如何耍太子的。根據公子郢講的那些,大概地可以判斷出來,南子是個怎樣地人?
一定是太子看見公父的夫人南子美貌,就有了一絲色心。然後!就尋找著各種借口去看望南子,與之說話。結果!發現這個南子不僅美貌,還很有學問。另外在治理國家方麵,在人才運用方麵,在策略方法,都不簡單。
作為太子,是未來的儲君,正好需要這樣地人才。如果這個美貌女子不是公父的夫人的話?那該多好。有了這種想法,因此太子就慢慢地著了南子的道,在南子麵前,罪惡的嘴臉就出現了。
弑父娶後母,在曆史上也不是沒有。隻要做得隱蔽一些,是沒有人知道的。也就是說!在後宮中,給這個女人一處宮殿,就可以長期秘密占有。
有了這種想法,自然是要實施。結果!突然某一天,太子發現自己上當了,就有了殺人滅口之心。
其實!這一切都是南子的性格使然,才招惹來的殺身之禍。
當然!這一切都是方基石猜測的。事實上!正如他猜測的一樣,南子的性格使然,讓她得罪了太子。
太子的年齡擱在那裏,他早就盼著公父死。隻有公父死了,他這個太子才能承襲爵位,做上真正地衛國君王。
公父不死,他永遠是太子。
在春秋戰國的曆史上,有很多君王都是在位三四十年、四五十年的,而他們的兒子隻能永遠是太子。好不容易熬到父王死了做上君王,結果還沒有做幾年,自己就老了。甚至!有人根本沒有等到那一天。
要知道!不同的身份有著不同的待遇享受。你要是太子,你隻能享受太子級別的待遇。隻有你做了君王,你才能享受君王的奢侈和尊榮。所以!許多道德有問題的人,父王在位時間長了,他們就等不及,盼著父王早點死。
現在!衛國的太子也就有這種想法。隻有公父死了,他才能繼承君王的位子,才能想辦法把年輕美貌的南子、公父的女人納入自己的後宮。
可是!他遇見的不是別的女人,不是那種風騷和貪圖享受的女人,而是南子,一個活潑、奔放而又正直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