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芳苓躺在床榻上,望向窗外,今日的院子比往常更加寂靜,連個鳥雀也不見。早春的太陽照進室內,卻一絲暖意也沒有。糊窗戶的綠紗破了,冷風從破洞裏灌進來,她裹緊了冷冰冰的被子,又開始劇烈咳嗽起來。
“大小姐,快把這藥給喝了吧。”林嬤嬤聽見咳嗽聲音,急忙進了屋子,端來一碗黑乎乎的藥汁。
自從芳苓嫁給顧益城做妾之後,就隻有林嬤嬤還稱呼她為大小姐了。林嬤嬤是一直伺候芳苓母親的老仆人了,在芳苓幼年時,母親便過世了,之後,林嬤嬤便一直守護著女主人留下的幼女,不論芳苓過得怎樣的窘迫,她始終忠誠的服侍著她,並且一直稱她為小姐,在她的心目中,芳苓永遠是宋府的大小姐,嫡長女。
而顧府的人則稱呼她為芳姨娘,顧家其他姨娘一律被冠以姓氏,比如張姨娘,王姨娘,隻有宋芳苓與眾不同。她被父親奪去了姓氏。
在眾人眼中,她曾經出身高貴,隻可惜自甘下賤。
她的父親宋彰禮是朝廷大員,內閣首輔。她的母親是宋彰禮芳年早逝的原配妻子。
當年西平王妃進京為王世子選正妃,為了顯示對西平王這位當今皇帝最信任最寵愛的弟弟的特殊恩寵,皇帝諭令,京中三品以上的官員和所有公侯貴族,凡家有待字閨中的十四歲到十八歲的女兒都必須參加王世子妃選秀。
在那場大規模的選秀中,宋芳苓成了最後進入複選的五位貴女之一,一時間芳名遠播。就連街頭巷尾的販夫走卒,引車賣漿之流也對她們評頭論足。
宋彰禮續弦的妻子為顧氏,是曾任山東布政使顧熙園的女兒,顧益城是顧氏的侄子,顧熙園的孫子,他和宋芳苓的故事就是一出典型的才子佳人。他進京趕考時借住宋家,見到宋芳苓,買通了她身邊的丫鬟傳遞書信,和宋芳苓私相授受,約會後花園,結果被宋府家丁發現。
宋彰禮本想家醜不可外揚,女兒還是參選秀女,想將此事壓了下去,卻未料到,芳苓的丫鬟彩萍因為害怕而上吊自殺,她的家人鬧到官府,宋家賠了一筆錢安撫了彩萍的家人,宋芳苓的醜事也因此張揚了出去。
她的秀女資格被取消了。宋彰禮想過要將女兒嫁給顧益城,但是男子可以風花雪月,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這是修為高,而女子一旦失足,便是掉進淤泥中的鮮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女有四行,排第一的便是婦德。而婦德中最最要緊的便是貞順。
宋芳苓尚未出嫁便和男子約會後花園,何談貞?以待選秀女之身卻給家族蒙羞,何談順?顧家在山東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家,怎麼可能娶一個不貞不順,婦德盡失的女子做孫媳婦呢?顧家堅決不同意這門婚事,實在是在人意料之中的。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宋芳苓跪在父親麵前說願意給顧益城做妾。
宋彰禮勃然大怒,與其說女兒傷透了他的心,不如說她傷盡了他的麵子。給人做妾?即使是平民百姓良家女子,不到走投無路的田地也不會願意給人做妾。而他是誰?當朝首輔,可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麼多年苦心經營,樹立的形象,女兒卻不知廉恥,與人私會在先,主動要求做妾在後。生出這種女兒,真是家門不幸,她為什麼不學丫鬟彩萍,一根白綾自決呢?這種事情一旦傳出去,叫他宋彰禮以後有何麵目去見朝中同僚?他命人將芳苓一乘小轎從後門悄悄的抬了出去,送去了山東顧府,留下一句話,從此宋芳苓不再姓宋,與他宋彰禮再無半點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