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6節渡河的方式,由渡客自己決定
每個人都是渡客,確定目標(對岸)後,渡河的方法則應由他自己決定,雇不雇領渡人,以及雇誰當領渡人,也由他自己決定。在渡河中途,他順著石頭,腳踏實地,有時候回頭走,有時候向東走,有時候向西走,看他好像在滾滾洪流中,不停轉折。別人走一小時的路,他甚至於走了一天,雖然有倒退,有彎曲,但是他靠著腳掌對石頭的感覺,萬變不離其宗,他不會離開最終的目標,不會讓自己一腳踏空被淹死,也不會讓他懷抱中的嬰兒跟著他一塊淹死。
“條條大路通羅馬”,實現目標的路永遠不止一條,但對於仍然站在路這一頭的我們而言,究竟應該選擇哪一條路,還需要經過許多的探索才能找到答案。柏楊先生說:“每個人都是渡客,確定目標(對岸)後,渡河的方法則應由他自己決定,雇不雇領渡人,以及雇誰當領渡人,也由他自己決定。在渡河中途,他順著石頭,腳踏實地,有時候回頭走,有時候向東走,有時候向西走,看他好像在滾滾洪流中,不停轉折。別人走一小時的路,他甚至於走了一天,雖然有倒退,有彎曲,但是他靠著腳掌對石頭的感覺,萬變不離其宗,他不會離開最終的目標,不會讓自己一腳踏空被淹死,也不會讓他懷抱中的嬰兒跟著他一塊淹死。”
遙望遠在“對岸”的目標,有些人坐船過河,有些人自行渡河,無論是哪一種,首先都必須要做出一個選擇。
某地有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山前山後有兩條路可供攀登,前山大路筆直坦蕩,後山小路蜿蜒曲折。
一天,一父親帶著兩個兒子來到山腳。父親舉手遮陽,仰望峰頂,對兩個兒子說:“你倆比賽爬上這山,上山有兩條路,大路平而近,小路險而遠——選擇哪條路,你們自己裁奪。”哥倆思忖再三,各自憑著自己的選擇,踏上征程。
時間過去了三個月,一個身影出現在峰頂,大兒子走來了。他麵色紅潤,驕傲地撣了一下筆挺的襟袖,走向充滿期待的父親,說:“我贏了,我贏了!這一路真是春風得意。在坦蕩的大路上我隻需向前,向前!舒緩的坡度讓我走得從容,平整的石階使我心曠神怡。這裏沒有岔道讓我傷神,沒有突出的山石絆腳。實踐證明:在平坦和崎嶇間,隻有傻瓜才會放棄平坦,選擇崎嶇。聰明的選擇使我獲得了勝利,我理當獲得勝利!”
父親慈祥地看著他:“你選擇得的確聰明,一路走得也十分風光,我的好兒子……”
這之後不知過了多久,又一個身影出現了:他步伐穩健,全身充滿著生命的活力;盡管瘦削、衣衫襤褸,但雙目炯炯有神,透著聰慧與睿智。小兒子微笑著走向父親和哥哥,從從容容地講起路上的故事:“哦,這是多麼有意義的一次旅程!感謝您,父親,感謝您給我選擇的機會。一路上陡峭的山崖阻擋著我攀爬的腳步,叢生荊棘刺破了我裸露的身體,疲憊的身心增添著孤獨的酸楚。但我努力堅持,終於我從中學到了靈活與選擇,學會了機敏與自護,學會了獨立與堅忍。路邊美麗景色,使我放慢腳步享受自然的饋贈,這時往往是我最快樂的時光。可更多的時候是陰冷濃霧的環抱,荊棘的阻隔。放眼望去,黃葉連天,衰草滿路,但我在黃葉林中看到豐碩的果實,從片片衰草叢內悟出新生的希望。
“我感覺自己在成熟,一步步地成熟。再往上,就隻有毫無生機的寒風和岩石,我曾想放棄,但曾經的艱辛溫暖著我,給我力量,給我信心,使我忘掉比艱險更可怕的死寂,拋掉比痛苦更痛苦的迷茫!我最終到達了這裏!一路上,我閱盡山間春色,也飽嚐征途冷暖,為此,我感謝您,父親,感謝您給我選擇的權利,我從自己心靈的選擇中懂得了很多很多……”
大兒子眼中露出不解,但很快他就輕蔑地說:“可是你輸了!”父親望著小兒子,微笑不語。小兒子微笑著說:“但,我贏得了人生!”
在兩個兒子麵前的是同一個目標,但他們選擇的是不同的道路,因而他們各自有不同的感悟與收獲。在相同的目標麵前,尚有如此不同的選擇,何況是不同的人生。每個人的心中都是一個屬於自己的成功彼岸,到達那個心中的彼岸,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方式與途徑。正如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一樣,我們也無從得知眾多的選擇當中哪一個是最適合我們的,因而隻能如柏楊先生所說的那樣,摸著石頭過河,在一步步地探索當中,靠近彼岸。這個過程之中,或許會很疲憊、很辛苦,也或許會是一路的風光旖旎;或許有意料之外的收獲,也或許會失去許多原本擁有的東西。無論我們在去往彼岸的路上,經曆什麼,但不斷的探索與前行中,總能到達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