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應該“有所保留”,還是透明無餘?生活的道路上既然有了伴,還可不可以有心靈獨語?
恐怕有十之八九的新婚者,都會像小傑起初一樣,讚同應該“無所保留”的觀點。他們輕鬆地說:都二位一體了,還需要什麼隱瞞避諱?
可是,話多傷人,“嗑”嘮多了,無意間,夫妻二人便走進矛盾的“雷區”,走進了“猜忌”、“懷疑”的危險地帶。猶如連鎖反應,一枚“地雷”引爆之後,其他“地雷”也蠢蠢欲炸,從此矛盾叢生,使本來和諧美滿的家庭無端增添了不少煩惱。
其實,說夫妻二人是“二位一體”,莫如說是“獨聯體”更切實際。因為在狹小的二人天地裏,無論怎樣“一體”,他們總是獨立的、活生生的兩個人,長著兩個頭腦,兩副心腸,你願並非全是我願,我樂也並非代表你樂。有些話,有些事,也是該說的則說,不該說的就應緘默不言。夫妻間有所保留,這不能視之為對愛情的不忠。
所幸的是,小傑已經意識到了自己步入了“無所保留”的誤區,走進了“有所保留”的新境地,家庭恢複了安定,自己也更成熟了。然而不幸的是,小傑又步入了另一個誤區:無所不留。因為他無所不留,夫妻之間就缺少了溝通,彼此的共同語言也就沒有了,這樣就形成了這樣一個格局:說者“懶懶的”,聽者“懶懶的”。雖然相安無事,生活卻過於冷淡,由此從一種煩惱走入了另一種煩惱。
其實,小傑本可避免這種“茫然”,尋回夫妻間從前歡樂的“影子”,那就是投其所好,尋找二人感興趣的共同話題,諸如持家理財、教兒育女及其他能夠引起對方興趣的題目。這樣,“愛”便會重新“火熱”,家庭會重新成為有情有趣的“安樂窩”。
夫妻之間最好是要親密“有間”,給彼此一個空間,呼吸新鮮空氣。讓夫妻各自保留心中的一塊自由活動的綠地,誰也不要試圖挖空心思地去改造對方,而是要設法適應對方,讓對方有獨立的人格、獨特的個性和適度自由的生活圈。
欣賞一幅油畫,太近了沒有情趣,太遠了又看不清楚,隻有不遠不近,恰到好處,才能看出“效果”。
是的,距離產生美感,但是,千萬不要太遠啊!當你在痛苦或迷惘中沉淪的時候,不要牽不到對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