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音律(1 / 2)

付稚英沒有回應,隻是淡淡的笑著。

司馬倩也沒在意,隻是臉上的笑意根本沒有達到眼底。

自古以來,在這曆史文明的古國,妖嬈大地的沃土上,不知道誕生過多少美豔紅妝,丹心粉俠,巾幗英雄,有的流芳千古,名垂史冊,也有不少薄命紅顏,青樓脂粉,教坊歌女,藝苑優伶,到頭來隻不過浮遊天地,過眼煙雲,而鮮為人知。

可是這些一定不會包括她司馬倩,從小就聰慧過人的她,在這永搏侯府裏,也就是在剛剛和付稚英的明爭暗鬥中失了水準,可是在王唯麵前,總是不能掉了麵子。

“聽說付家教女有方,而稚英妹妹也是名冠京城,不知道對這音律可有見教?”司馬倩笑著說道。

付稚英看了看麵如玉的王唯,也笑了笑,說道:“民女隻是在書院裏麵的音律老師那裏學了些皮毛,比如,宮、商、角、徵、羽,是我國五聲音階中五個不同音的名稱,五音是指角、徵、宮、商、羽,其對應五行五髒是木、火、土、金、水及肝、心、脾、肺、腎。五音不止對髒腑相應,而且對相關的髒腑十二經絡都有相應震動刺激的作用。其五音的正確音應該是以河洛語言係統為正確,。古代有五音和七音,這個“音”大致相當於音階,五音就是宮商角徵羽,再加上變宮、變徵,就構成了七音,與今天的七音階對比是: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就構成了一個調式,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感***彩和表達功能,因而也能產生不同的音樂效果。例如《荊軻刺秦王》敘述荊軻一行出發時,“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變徵之聲”就是變徵調式,這種調式旋律蒼涼悲壯,適宜於悲歌。下文又有“複為羽聲慷慨”,“羽聲”就是羽調式,這種調式高亢激越,所以聽後“士皆嗔目,發盡上指冠”。六律,指古樂的十二個調,它包括黃鍾、無射等六個陽律以及大呂等六個陰律,十二律不但各有特定的名稱,而且還有固定的音高,八音,是對樂器的統稱,包括金(鍾等)、石(磬等)、絲(琴瑟等)、竹(管、簫等)等八類,每類包括若幹種樂器,如《石鍾山記》“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鍾鼓不絕”,“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鍾也”。“無射”就是無射鍾,因為此鍾合於無射律;歌鍾就是編鍾,它常用於歌唱伴奏,所以稱為“歌鍾”。樂器是音樂必不可少的組成,經數千年發展形成了品種眾多,曲目豐繁的態勢,大致可分為合奏與獨奏兩大類。合奏樂器多為鑼鼓、鎖呐、二胡、琵琶、揚琴、三弦、笛、笙、簫等等。獨奏樂器通常以古琴、琵琶、二胡、板胡、笛子、箏等為主。”

說著,停頓了一下,笑著又說道

:“嗬嗬,這些也就是跟著老師學了些皮毛,不過。世子的音律定當比我理解的要詳細的多,畢竟能做出這樣的曲子,必定是下了苦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