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開封府真實的大佬們 (上)(1 / 2)

一路上,姬清雨就發現自己成了焦點,十幾雙眼睛齊刷刷的盯著她,眼中均是驚豔。姬清雨早習慣了這種眼神,倒也不慌。到了書房門口,玉蘭敲了門,裏麵一個渾厚的聲音請她進去。書房裏隻有兩個人,書案前端坐著一身穿紫紅色官服的人,隻見他體態微胖,雖麵帶微笑,確自有那麼一股不怒而威的氣勢。然而其最大的的特點就是麵色幽黑,要說具體有多黑,可能隻比非洲大部分人民的顏色要淺上那麼一點點。雖然額間並無月牙,但定是那包拯無疑了。難怪反對派都叫他“包黑炭”,還真是名副其實的“黑”,姬清雨忍不住不腹菲。包拯右手邊一個立著的白皙長須稍嫌清瘦的中年男子,必是公孫策無疑了。電影電視裏,這兩人一向是焦不孟,孟不離焦的。姬清雨學著電視劇裏的古代女子,大大方方的上前盈盈一拜:“民女姬清雨見過包大人、公孫先生,多謝二位救命之恩。”

“姑娘不必多禮,快快請起!。”包拯見這運河裏撈出來的女子不僅姿容絕色,儀態也是端正有禮,心中暗自讚賞。

“謝大人公孫先生!。”

“姑娘在我府中住的可還好!”

“甚好,玉蘭姑娘將民女照顧的無微不至,民女感激不盡!”

“那就好!”包拯頓了頓又道:“姑娘,你是何方人氏,為何會從天而降,掉到運河裏去?”

“大人容稟。民女本是湖南路永州府人,清明那天,民女給雙親和胞弟上完墳回家,途經一處石崖,見那景色秀美不覺貪看了一會,誰知突然刮來一陣怪風,將我手中雨傘卷去,我本能想要拿回傘卻忘了腳下便是懸崖,一時不察便一頭栽了下去,隨後便什麼也不知道了,待我醒來已是在開封府裏了。”

永洲府!那裏離汴梁可是有三千裏之遙。包拯和公孫策對望一眼均麵露驚色,這怪風竟有如此威力,居然在片刻之間將人卷出千裏之遙。包拯沉吟片刻捋了捋長須道:“倒是一樁奇遇,你方才說給父母弟弟上墳,你家中可還有什麼親人!”

問及父母親人,姬清雨愔然的搖了搖頭。

“姬姑娘,如今你已身在京城,可有何打算?”姬清雨抬起頭,眼裏一遍恾然,囔囔道:“家鄉已無親人,我孤身一人本就受鄉人欺淩,如今更是不知往何處去。”姬清雨說完室內陷入短暫的寂靜。包拯與公孫策對了一眼說:“我府中日前有一女婢因到了年紀,我便將她放出府中婚配了,如今府中婢女隻有玉蘭一人,甚是辛苦。”言下之意,我還少個丫鬟,你可願當。姬清雨聞言道:“民女不才,雖針鑿女紅不精,端茶灑掃卻是做得,願聽大人差遣,還望大人不棄。”

“如此甚好。從今日起,你便留在我府中做個灑掃罷。”

“清雨多謝大人收留。”言畢,包拯又將玉蘭叫來說了姬清雨要留下來的事,又吩咐玉蘭這幾日帶她多熟悉環境,玉蘭麵帶喜色的諾了,兩人一塊告退出去。

待廳中隻剩二人,包拯表情凝重轉頭問公孫策:“公孫先生?”若是別人被他這麼沒頭沒腦的一問,肯定不明所以。但公孫策乃包拯的心腹軍師,兩人之間的默契非言語所能表達的,道:“這姑娘雙眼幹淨清澈,言辭誠肯,我看不像在說謊。但仍有許多疑點:一、她能確切說出自己的故裏,可跟據玉蘭的反饋,她卻連如今我朝的國號、年號都不知道,這不是自相矛盾嗎?二、據玉蘭所言,她竟連衣服這麼簡單的事情也不會穿,加上展昭剛將她從水中撈起時,她身上所穿的衣裙,太過奇特,不像我朝甚至是周邊各國的衣服,那布料也極其特別,並非我大宋目前所能紡得出來的。她真是永洲府人?三、方才見她舉止端莊,不卑不亢,卻是不比那教養良好的大家千金差。所以學生以為必不像她所說的隻是一個孤女那般簡單。”

“所以,與其費心去猜,倒不如將她留在府中,日子長了總會見真章的。”

“所以大人……”

出了花廳玉蘭便拉著她恭喜道:“姑娘因禍得福,能在這開封府當差,這是你我三世修來的福份,往後可要盡心做事,服侍好包大人。”姬清雨聽得嘴角不由抽搐,苦修三世隻為給別當丫鬟,還真是福份的不能再福份了。腹蜚歸腹蜚她可沒膽說出來,平白給自己惹麻煩。姬清雨口裏應著,見這玉蘭著實可愛實誠,又想到自己初來乍到沒有一個朋友,便起了心思道:“玉蘭,你我均是孤身一人,從今往後又一同共事。總是姑娘姑娘的叫,不免生份了。倒不如做對姐妹,相互也有個照應。我虛長你幾歲,托個大叫你妹妹可好?”玉蘭一愣,隨即喜不自禁道“姐姐不棄,玉蘭自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