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自己拿那些粗糧來喂,算下來,好像也還是有的賺的?
何況,自家的豆子也可以自己推豆腐,把豆渣拿來喂豬啊,反正地裏需要肥料,喂一頭豬是喂,多喂幾頭也是喂,最重要的是,自己喂的豬,想賣想殺都是由自己,看看招弟,根本就不懂農活的娘子都能做的這麼好,何況她們這些本來就做熟了的人呢?
所以在不知不覺中,以往能有人收就慶幸的多餘的糧食,現在每家都捏的比較緊了,即使自家不自用,也想著等等看,價格會不會有所上漲。
於是,去年收得很順利的糧食,今年卻出現了沒人賣的情況,也不知道,招弟這算不算自己挖坑把自己坑了,別人精明之後,第一個受損失的就是她。
原材料供應不足,是要出大問題的!
更何況招弟這裏,一直以來都是在追求產量的最大化,66續續的,也弄出了一些半自動的工具來減輕工人的勞動量。但是這些工具都很大,需要的原材料自然就多,少了反而運轉不了,如果真的用不了了,那招弟最引以為傲的大規模生產所帶來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人工也失去了存在的基石,這才是一個大問題,畢竟她賺的錢,大部分都賺在這上麵了。
但是,招弟真的就沒有考慮到這種情況嗎?
當然不可能!
雖然她沒有預料到周圍的人把糧食都牢牢地收到倉庫裏,除了交稅的,別的簡直別想讓他們按照市場價賣出來。但是,早在年初的時候,她就開始有了打算。
去年一年,這一片多餘的糧食幾乎全都被她收到了自家的倉庫裏,但是,今年家家戶戶包裏都有了餘錢,賣不賣的她還真沒把握。
雖然不知道別人會不會趁機漲價,但是,前世網絡上最多的不就是公司+農戶模式下,還有很多都失敗了的案例嗎?
不是立項有問題,也不是產品不豐收,而是當第一年看到成效之後,第二年開始就會出各種各樣的幺蛾子,要麼是質量不過關,以次充好。要麼是不顧合同,抓住成品坐地起價,有風險的時候希望別人把那風險全都擔了,有利益的時候就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最可悲的是,這樣不講誠信,短視刁鑽的人還不在少數。
總要把別人逼走了,才後悔莫及這又有什麼用呢?
在他們扣住貨物拿這些東西做談判的條件時,有沒有想過別人因為這個行為會損失多少?
雖然招弟沒做過生意,但是,除了自家姐妹,對於外人她總會多長一個心眼的,總沒有那麼信任,前世被坑得那麼慘,她也不知道還有什麼是能夠值得信任的,親情愛情友情,人事物全都能夠隨時換一個模樣,那別人處置自己的東西還本來就是人家的自由呢!
所以,當出現了周邊幾個村子全都收不到糧食的情況後,招弟動用了自己的後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