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招弟還想過的,自家有冰粉在手,可以考慮專門開一個飲品店,熱賣冷飲,冷賣熱飲,再推出一個外帶服務,生意肯定不錯。
不過,這計劃還沒來得及提上日程討論就可以夭折了——早有別人先開了茶館了!
雖然招弟可以賣別人沒有的特產,不過這種競爭總是不如自家壟斷做起來爽,冷熱飲品可以直接在糕點店設立一個櫃台就行了,也沒必要再另外鋪一個攤子。
不過,到時候不定還可以跟這個茶館背後的東家合作合作?
能引得招弟動這個心思,自然是因為這茶館主人是個很有想法的人,生意做的是很不錯的。
這茶館也分兩層,臨河而建,修得十分雅致,特別是坐在樓上憑欄眺望,看粼粼的波光在陽光下如細碎的銀線跳躍,看河邊的垂柳依依,平常的景色也要看出一點不同的味道來。
樓下賣大碗茶,樓上則是包間,有錢的在樓上喝個悠閑,會會文什麼的,沒錢的也同樣有地方解個渴,聽個熱鬧。
這個熱鬧,就是茶館主人的撒手鐧了,請來了一個極其厲害的書先生,神話傳,曆史名人,市井傳奇的故事就不了,他還特別擅長時勢,當然,近幾年的是不能的,的都是十多年前的舊事。
這時間過去也不算太久,住在城裏的人大多都是自己親身經曆過的,很容易就找到了共鳴,最重要的是,這先生不知道是哪裏來的本子,居然每件事情都得有鼻子有眼,就象他在旁邊親眼目睹一樣。當然,不敢本國的,的都是鄰國的故事。
這先生的口才極好,又特別擅於斷章,每次都斷在精彩的地方,讓人欲罷不能,恨不得能夠抓住他逼出一個結果來。
招弟跟帶弟也被吸引了來,每都會在茶館裏聽他回書。的好是一方麵,的事才是她們重點關注的對象,家裏沒有給她們古的人,在這裏聽聽,居然也勉勉強強能夠把幾個國家的事情都整理出一個大概來。
短短的一段時間,招弟得到的信息比她這幾年加起來的還多,特別是到唐國的事情時,會用假托的手法,把一些故事給弄到前朝,但是,故事裏的風土人情卻是實打實的,連曆史帶地理這下都能夠得到補充,何樂而不為呢?
這陣子輪到旁邊李國的事情,到李國,自然不得不到皇位更迭,到王爺將軍一家,招弟她們自然更是聽得仔細了。
書先生完了他們的舊事,就順著故事裏的人的後續,出場不多的先太子的兒子,如何在忠心的下人的照顧下長大,沒有上演一出王子複仇記,而是演了一出王子尋親記。
畢竟,明麵上,李國國君是因病去世,太子是急火攻心,失足摔死的,而王爺一家也不是死於宮廷傾軋,而是死於士兵嘩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