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外行的指導(1 / 3)

這事情是怎麼看怎麼懸,所謂改朝換代,要麼手握兵權,一路打下江山來,要麼人在京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控製了皇城,拿到玉璽,直接登基,坐穩了位置,然後再慢慢清洗敵對勢力。

所有的這些,往李承業身上套條件,哪哪都不合格,這不是你人長得帥,渾身自帶光環,王八之氣一開,別人就跪地臣服的。

招弟就不明白,他們怎麼到現在,都沒有弄出一個根據地來呢?

繼“當年怎麼沒有學農呢?”之後冒出來的就是“當年怎麼沒有學政治呢?”沒學農還可以慢慢試驗總結,可後者卻是該從哪裏給夢出來的呢。

隻好拚命的回憶時候跟著奶奶看的電影以及政治經濟學能夠記得的基礎知識了。

“妹妹,你不用了,你拿定了主意的話,我知道我是攔不住你了,兵法我一點不懂,注定是幫不了你了,隻是,人心都是相同的,我也有些想法,你聽著,覺得有道理的,你平時就多上點心,要是不適宜的,你就按你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好。”

“人活在這世上,首先是飽腹,其次是安寧。隻要能有個地方能讓他們安安全全的吃飽飯,餓不死,他們就開心了。要是再能吃好點,有新衣服穿,那這日子他們就覺得美得很了。老百姓的心,其實很也很容易滿足的。時候我們都聽過村人講,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大哥既然是奔皇位去的,那這仁義之師就不能隻是嘴上,得落到實處才是,不管走到哪裏,都要秋毫無犯才好。到時候你們一切所需,家裏都會替你們準備好。何況,那些大戶中,想押寶的人不少,等你們拿了城了,官府裏麵也有東西可以補充,你得服大哥,哪怕是收買人心呢,也要把這姿態做足了,現在這時機準備是不充足,但是也有好處,這幾年李國百姓日子苦得快要忍不下去了,比起抓到就砍頭的造反,他們更願意換一個好點的皇帝,大哥從就是之驕子,百姓在他眼中雖不是螻蟻,最多也不過是愚民,但是,民心真是很重要的,我去跟大哥,他大概聽都不屑聽,隻有你平時注意些了,看見有合適的機會,就多這個。”

“對了,到大哥,我知道你崇拜大哥,隻是,從他站出來要去爭那個位置的那起,你就不能隻把他當大哥看了,要敬也要畏,這些我想你都知道,隻是當姐姐的,還是要忍不住嘮叨一下的。”

帶弟一直都在裝呆賣乖,聽到這裏,心裏暖暖的又澀澀的,心裏:“姐,我都知道的,當妹妹來信你跟大哥吵了一架我就知道了,當大哥身份不同的時候,對大哥的態度就該改變了,隻是,不管怎麼難,我都會重新掙回該屬於我們家的榮光的,那時候,哪怕是大哥,也不能自作主張的就決定任何事情了,起碼也得先跟我們商量之後才行。”

招弟仍然在那挖空心思的想:“你們練兵那裏也不知道是怎麼個情況,如果安全,最好是把周圍全都掌握住,能把那裏打造成一個根據,額,大本營最好,能解決基本的後勤補給,到時候我這裏準備的東西也可以直接送過去。是了,這樣的地方怎麼能隻有一個呢,要多幾個才是,最好沿途都有地方給你們補充,什麼都臨時抽調,難免會有狀況發生,而且畢竟是兩個國家,雖平時方便的很,等到打仗了就不一定了。對了,這個得去問問王爺,到時候,你們還得先把與這邊緊鄰的城先拿下才好。”

感覺自己抓住了重點,但再往深了一想,招弟馬上拍拍自己的頭:“我真是傻,這些事情大哥肯定早就考慮到了,甚至不定早就與王爺商議好了,隻是,在這之前,最好就有人先去把一切準備好,這個得要李國的人做,不知道大哥那裏有沒有合適的人手,啊,玉蘭啊!”

與戒備森嚴的邊關不同,內陸的幾個國家之間,勉強還是能稱得上友好的,國與國之間的分界線上的城池,周圍的民眾來往還是很友好的,隻是如果打仗的話,還是要防範一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