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百藝堂(3 / 3)

後世不少沒有考上學校的孩子,家長會選擇送他們去職業技術學校掌握一技之長,反正那時候招弟看電視上這類學校的廣告不少,知名度也高,身邊有認識的人也知道去學習的人不少,不管是初中畢業還是高中畢業生,進去之後學的都一樣,招弟就想著,能送自己孩子去學堂的人家沒有多少,讓孩子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賺幾個銅板的人家不少,送孩子去做學徒的人家也有很多,南安城這幾年的發展很快,按這個趨勢下去,不得過上幾年就該擴城了,當初是為了礦產選在這個地方的,平整下來也是不,最主要的是,離以前招弟她們常去的城直線距離並不是太遠,因為地理原因,城隻會往這邊擴,如果真到那個時候,需要的各種人才不少,早點培養,到時候出來的就都是熟練工了,要省多少事啊!

而且人才輸出也是不錯的一條路,既能緩解土地的壓力,又能創造不少效益,唐珩安的目標,不就是讓自己領地內的子民能夠安居樂業嗎,反正以招弟曾經市民的心態來想,這人生,不就是看你怎樣把這日子過完麼,好的壞的,其實都是自己選擇的,上麵的人,就是讓這選擇多些,好些。那些智商高情商高能力強的人把日子過的好不算什麼,隻有讓那些老實的不大聰明的人都有一個公平的環境,有無數的機會,隻要他願意付出勞力,也能夠過好日子,那這個上位者就是成功的。

如果不是這一場穿越,招弟也不過就是一個普通人,還是一個不會來事,也不是太會話的人,至少她是沒有辦法做到八麵玲瓏,跟所有人都相處的不錯的。反而是跟別人隻是麵子上融洽,其實性格比較“獨”,活得比較自我的一個人,話處事都沒有急智,導致很多事情的處理都不如人意,當有這麼個機會的時候,忍不住就想有這麼一個機會,哪怕是個孩子呢,哪怕身無分文呢,隻要肯幹,都能夠養活自己而不去看別人的眼色,為生存去討好別人。

所以在招弟最初的構想裏,這個學校幾乎囊括了所有的職業,不隻是收男生,也收女生。除了專業課,還開設基礎課,不過這課程講的就淺顯了,隻教一些常用字以及簡單的運算,如果有願意學的,那也可以選擇專業課繼續學習。

招弟覺得自己考慮的還是比較全麵的,別的不,光是賬房、廚師、麵點師這些實用性強的,完全不愁找不到工作啊,實在不行,自己開個店也可以的嘛。

不過等到唐珩安指出不少問題之後,招弟才發現自己忘記考慮這時候的人有很強的地域性,物離鄉貴人離鄉賤,主動遷移到其他地方的人很少,而招弟一開始就設置這麼多門學科,完全沒有必要而且浪費,基礎課很好,專業課應該看報名情況來調整,他知道招弟跟幾個師傅已經簽訂了契約,那麼先開設這幾個師傅的課是必然的,其他的,則應該看需要再有目的的選擇。

還有招收女生這件事情,也應該徐徐圖之,他理解招弟,看她山莊裏麵做事的人就知道,不過正經打出跟男孩子一起上學的名號又不一樣了,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的家長都不會願意,既然招弟的目的是讓更多的人掌握生存技能,又何必要在名義上計較呢,女孩子開設的技能離不開養蠶繅絲紡織刺繡,炮製胭脂水粉,這些招弟本來就有這些產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實習她本來也安排在這些地方,那又何必把這個事情做的這麼惹眼呢,直接就以這些地方的名義招收學員就行,反正招弟最開始設想的學校收費方式,一種是進來學習的學員交學費,學校這邊包分配,一種則是以工抵學,做學校安排的事情來抵學費。

不過,他對招弟提出的校名“百藝堂”很讚同,以後慢慢的加,總能真有百藝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