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成功人士開始出現精力不足的時候,如果他能夠承認自己並不是一個像奧林匹斯山眾神那樣的神人,那麼僅憑這一點對治療他的病症就會非常有利。至少,這種退一步的想法使你放棄了對完美的苛求,而你也從而獲得了爭取新的職業成功的力量。關於這一點,愛比克泰德早在2000年前就注意到了。
如果你不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實際的事情上,也不去認真的發展與別人的溝通、交流,失敗就很自然的來到你的麵前,即使你已經是位成功的精英人士了,也會導致你再次走向沒落。盲目信奉“成功者永不放棄,放棄者永遠不會成功”的人是無法和別人建立起良好的關係的。
很多人信奉“沒有什麼比看起來成功更像成功了”的權勢來看,我們都會認為自己可以通過盛氣淩人的態度來維持自己的成功形象,如果你是個能夠影響社會某一方麵的精英,你會說很多有重量的話語來麵對任何一個跟他有關的人,事實上,這樣的人是值得同情而不是值得羨慕的。不管他們取得了多少物質成功,從一個長遠的觀點來看,他們的這種做法是在慢性自殺,成功對於他來說也隻是暫時的了。
就像埃諾·羅斯福那樣說:你通過這些得到了力量、勇氣和自信,但你的臉上透著恐懼。你對自己說,我經曆過這些恐懼,我應付得來……你不得不做那些自己認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有哪種偽裝帶來的心理壓力會比強裝勝利者帶來的壓力還大呢?幾乎沒有。我們就像一個戰士那樣,每時每刻都在防守那個失敗妖魔的進攻,時刻保持警惕以免受失敗的恥辱。一種強壓在自己心裏的壓力會使最有能力的人有時也不得不承認:努力使自己相信自己不可能失敗,實際上自己已經阻礙了自己的成功。
正如亨利·福特所說:“失敗是走向成功的機遇。”如果你拒絕接受自己的失敗,你又怎能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呢?喬治·蕭伯納認為:“一個人承認的失敗越多,他就越值得尊敬。”蕭伯納關於從失敗中汲取經驗的觀點後來逐漸被美國的企業界人士接受。
據《紐約時報》中一篇文章的介紹,現在許多冒險投資商和獵頭公司都更加傾向於那些曾經經曆過職業失敗的經理人。因為,許多事實都證實:失敗,這個曾經被認為是無能標誌的名詞,如今越來越被人們接受。同樣的,一個願意承認失敗的人,會非常懂得怎樣去把握機遇,減少失敗的機率。消極的心態加上失敗的困境,那就是失敗者的地獄。媒體會經常報道一些學生因為學習壓力大和社會的競爭激烈而輕生的事件,令人深感現在獨生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因此,不少心理專家呼籲,讓孩子受點挫折不是壞事,但要教給他們處理挫折的態度與方法,這對他們的成長非常重要。美國《今日心理學》雜誌也對此提出了獨到的見解。看看下麵母子倆的對話。
“兒子,告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你數學競賽沒得獎。”我等待兒子的回答,做好了安慰他的準備。他們班九名同學獲了獎,而且一等獎到三等獎都有。
“我昨天就知道了,他們告訴我了。”兒子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
“你怎麼看待這次競賽成績呢?”
“我很開心。”兒子笑著說。
“太好了你能這樣說,為什麼呢?快和媽媽分享一下。”看來我不用安慰他了。
“因為我又可以得失敗獎了,我沒有放棄成功的信心。而且任何壞事都有好的一麵,我找到了好的一麵就是我可以因此不再驕傲於我以前的成績。這個小小的打擊讓我更加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以後還要認真學習。”兒子一本正經地說。
“太棒了,快去牆上貼一個小貼畫在失敗獎那一欄。”
“你看我的同學也是這樣,上幾次沒考好從超常班退步到普通班,他就認真學習,這次競賽就得了二等獎,壞事變成了好事。”兒子一邊貼一邊繼續說。“是呀,你現在在競賽班已經到頭了,更不能驕傲自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