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承接法:承接上一位表達者的話茬繼續往下說的訓練方法。戴爾·卡耐基在訓練學員即興演講時就常用此法。卡耐基叫一位學員以絕妙的詞語開始敘說一個故事。比如,這位學員說:“前幾天我正駕著直升飛機,突然注意到一大群飛碟正朝我靠近。於是我開始下降,可最靠近的飛碟裏卻有個小人開始向我開火,我……”
說到這裏,卡耐基要求他停下,然後要另一位學員接下去。這種方法趣味性很強。
b.連點法:將頭腦中閃現出的人、事、物和散點按照一定的順序和結構連接成篇。可如下連點起來。
“置身各位青年朋友之中,我似乎感覺到春天的氣息撲麵而來,大家都很年輕,都有花兒樣的青春,花兒樣的年齡,花兒樣的生活,願大家做航船,乘風破浪,駛向大海,願大家做駿馬,飛奔未來,跑向光輝燦爛的明天。”
考評電視電台主持人常用此法。
c.聯想法:聯想法是通過一定的聯接點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訓練方法。其特點是聞一知十,觸類旁通,使即興說話具有流暢性與變通性。幼兒園中就經常這樣訓練。如,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個“〇”問像什麼。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像皮球”、“像氣球”、“像車輪”、“像太陽……”
(3)著意構思法
構思是作文不可缺少的一環,同樣,說話也離不開構思的過程。構思有如釀造美酒,原先儲存的材料隻有在腦中經過快速發酵,即經過分解、化合反應,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最後形成“美酒”。說話構思要有一條邏輯線索,或分或總、或平行、或遞進。有了這條線說話才有條理。要把握全局性的東西,主要考慮應說什麼,先說什麼,後說什麼,用什麼方式說。至於用什麼詞句,用什麼事例,那隻能是“現想現說”了。說話構思的方法很多,下麵簡單介紹四種:
①分類法
按照事物的特點把比較複雜的集合性的事物劃分為若幹類別的方法叫分類法。它可以把包含若幹個別事物歸納為幾種類型,也可以把一種事物劃分為幾種情況。它能使複雜的表達係統化,易於把握說話的條理性。
②解剖法
與分類法相反,解剖法是把屬於一整體的事物切割為若幹簡單要素,然後對每一要素進行分別考察的方法。如把豬分為花豬、公豬等,它們仍具有豬的一般性質,這是分類;而把豬可分豬頭、豬身、豬腿等,每一部分就不再具有豬的性質了,這就是解剖法。
③解釋法
這是一種對問題與事物的概念及含義進行全麵準確的理解並闡述的方法。通過對概念的解釋,然後以此為中心點,全麵陳述。這種訓練有利於表達的展開。
④聯想法
由此事物考慮到另一事物,從已知的經驗、知識出發,超越時空界限,把彼此相似、相類、相反、相矛盾或相關聯的事物連結起來,是說話構思中不可缺少的方法。
(4)機智銜接法
生活中有一種笨嘴拙舌的人屬於“茶壺煮餃子——有貨倒不出”類型的。他們很多時候與場合隻能“知”其然而不能“表”其然。這是一種“口拙於外”的語言表達障礙,要克服它可通過語智的綜合訓練求得言語的機智與表達的巧妙。下麵介紹幾種訓練方法:①成語速接。成語速接有兩種形式:首字接,由一人先說一句成語,這個成語的第一個字必須是下一個人說出的成語的首起字。如,當第一個人說出“前仆後繼”時,接下來便是“前功盡棄”、“前言不搭後語”、“前鬆後緊”等。尾字接,後麵的接話者必須從前一人話語的末尾字連下去,可以用同音字接。如“一本正經”、“經天緯地”、“地大物博”、“博學多才”、“才高八鬥”等。②句子連接兩三個人即可進行,主持人先說一句話,然後每人接上與之意思相近的話,要求簡潔生動,表意準確。
比如,主持人說:“今天早晨我六點起床。”接下去是“就去找好朋友小王打乒乓球”,“小王正在吃飯”,“見我來找他,他三下五除二吃完飯……”
③屬對訓練
屬對對聯,這是我國傳統的語文教育中的基礎訓練方法。口頭形式的交際聯,由甲出句,乙對句,合作完成。甲、乙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集體。
一字對:女口“天”對“地”、“雨”對“風”;
二字對:如“藍天”對“碧海”;
易字對:由甲出示一副現成的對聯,由甲先改去上聯中一字或數字,要求乙改動下聯中相對應的一字或數字。
增字對:由甲出上聯,由一字增為二字、三四字、多字,乙對時也一一增字對下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