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有導遊在介紹圓台上看下去的景色,“……從這裏看鼓浪嶼,各種建築錯落有致就像鋼琴的鍵盤……”明瑾不由好奇地看出去,建築物是起起伏伏的,但她感覺不出像鍵盤,也許是她音樂水平低吧。
就這麼看了會兒風景吹了會兒風,兩人就從另一條路下去了。下山的路要有趣的多,不時會看到山壁上留著紅色大字,雖不知寫著什麼,但頗有古風。走到一處平台時,還有銅馬,不少人在那裏拍照,明瑾不免俗地讓麗雅拍了幾張。再往下走一會兒竟然到了佛寺,是日光岩寺。
下山時沒有發覺,停下來回望才發現佛寺上方有一尊觀音,法像莊嚴。兩人拜完佛才繼續走,很快就到了大門口。跟她們來時進的門不同,幸好有路標,指向她們下一站要去的琴園。
明明是照著路標指的方向走的,走了很遠,兩人還是沒有看到琴園。麗雅張開地圖,也弄不清走到了哪裏。繞了一大圈的路,回到日光岩景點的門前,一問門口的售票員才知隔壁就是琴園。路在嘴邊,這句話真是沒有說錯,明瑾暗想。
琴園和百鳥園就是在同一樣地方。對鳥類沒有興趣的兩人,匆匆逛了一下就出來了。
“再去菽莊花園吧。”明瑾說,感覺離的近一些。
麗雅有點想休息,正好經過一家餐廳,“我們要不要吃點東西再走。”
“好。”
裝修的頗具印尼氣息的餐廳有一個漂亮的庭院,環境清幽,門口豎著菜牌,兩人看好要點的菜才進去,一直到用餐區才有服務生出來。在服務生接待後,兩人報出自己要點的餐。
“我要薑母鴨套餐。”
“我也是。”
“不好意思,薑母鴨套餐已經售完。”服務生說。
兩人愣了一下,對看了一眼,也不想點其他的套餐。
“那算了吧。”麗雅說,鬱悶地跟明瑾離開。一出餐廳她就抱怨,“才剛才十二點,怎麼會這麼快賣完!”
“就是呀,那我們現在吃什麼?”
“邊走邊看吧,總有別的餐廳。”
不想將就,不想退而求其次,其結果不一定會好。兩人一路走也沒有看到想進去的餐廳。
從一道台階下去,很快就到了海邊。明瑾覺得這條路是下山的近路才走,真到了海邊也分不清往菽莊花園要往哪邊拐。
“我們往右邊走吧。”她憑著直覺說。
“哦。”
路上,兩人經過了海鮮店和牛排店都沒有停下來。沒有特別想吃的東西,可就是不想吃這些。繼續走了很遠,出現燒烤的小攤,陣陣香氣非常誘人。
“要不要買一份吃吃?”明瑾問。
“也好。”麗雅的食欲也來了。
看著燒烤攤上的招牌有“魷魚燜豆腐”的字樣,兩人就點了這個。魷魚和豆腐的炒在一起鮮嫩可口,加上豆芽和韭菜搭配,變得噴香爽口。明瑾很愛吃,麗雅因為不愛吃韭菜,隻吃了一點。後來兩人在別的攤子上買了金包銀還有蝦餅。麗雅很愛吃金包銀,細膩彈牙的白色外皮下包著香菇、肉末還有蝦米等,她吃了好幾個,就是遺憾冷掉了,如果熱熱的肯定更好吃。吃飽了兩人又有力氣繼續走。
穿過了一個山洞,又走了很久,還是沒有看到菽園山莊。明瑾心中隱約的擔心多半成了現實,她們一開始就轉錯方向了。她不想回頭走,總希望沒有走錯的,拖著拖著就走了更遠,再往回走又更累了;可是不回頭就到不了兩人要去的地方。
“我們是不是走錯了?”麗雅也覺得不對,又攤開了地圖。“我們剛剛穿過了山洞,菽莊山莊在另一邊……是我們一開始轉錯邊了,怪不得這麼久還不到呢。”
“是哦,那我們往回走吧。”明瑾溫和地說,一般她犯了錯後,態度都會變得相當好。
“好。”麗雅也沒有怪她的意思,地圖是她拿著的,是她一開始沒有看就往右邊走了。可是想到又得走很長一段路回去,她又覺得累。幸好路邊有很多小攤,也有可以坐的地方,兩人走走歇歇的,也不會覺得太累。
回到一開始的沙灘,再往前走沒多久就看到菽莊花園。一想到這麼近就到了,明瑾就後悔走了冤枉路。自己沒方向感兼直覺不準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怎麼還會不看地圖就隨便轉個彎走了呢,她在心裏責怪自己。很快,菽莊花園的景致讓她恢複心情。
進了大門後,兩人先參觀了一間收藏室,明瑾還以為園中就隻有這麼個地方可參觀。等進了另一個院子才發現別有洞天。以十二生肖為主題的假山群“十二洞天”和右邊的“四十四橋”都別具特色。可惜了是陰天,背影太暗了些,如果有日光照耀肯定會更漂亮。從四十四橋往上走還有鋼琴博物館,島上好像有很多博物館,兩人參觀了一下就出來了。
鋼琴什麼的,真心不懂,秀麗的景色倒喜歡看看,無法用多華麗的辭藻描述,不管有多美映在眼中也不過短短幾分鍾,在一生之中,這幾分鍾的時間算得了什麼的,可是在一生之中,用幾分鍾的時間感歎自然感歎人文,又會有多少次。不斷地為自己的事煩惱著,又不斷重複著相同的煩惱,碌碌又平庸的一生超脫不了;期盼著拋開世俗的束縛,又怎麼能真的拋開呢。也許就是拋不開,才會為偶爾的幾分鍾沉迷,好像一下子自己變得不同了,變得像自己一直期望的那樣,獨特又美麗散發智慧的光芒。然後在垂下眼簾的時候,那個美好的自己成了回憶,成了回不去到不了的存在。女人需要短暫的哪怕一瞬地被各種光彩包圍,也需要轉身後直麵現實的淡定;哪個女子不美好呢,哪個又真能不平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