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重義不慌不忙的走回座位,穩穩坐下,麵色平靜,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其實心裏已經翻騰開了……剛才的表述,聽起來頭頭是道,滴水不漏,看似完美無瑕,實際上根本沒有涉及具體問題。打,具體怎麼打?守,到底怎麼個守法?都是模棱兩可,含糊其辭,僅是一個空泛的說法,缺乏落實和執行。
之所以這樣,傅重義的真實意圖還是要牢牢抓住實權,不給老江隨意插手的機會。老江表麵上對自己非常信任,但骨子裏並不是那麼回事。老江有個習慣,就是喜歡隨意的插手軍隊指揮係統,動不動就直接給軍長、師長甚至團長下命令,弄得本來井然有序的體係,瞬間被打亂,造成極大的被動局麵,對這一點,傅重義實在太了解了。
所以幹脆來頓迷魂湯,讓所有人都摸不準自己的真實想法,到時候,他就可以自由發揮,按照自己的意願發號施令。當然,這不等於說他怯戰,甚至背板。對於中共,他還不甚了解,當前的戰局發展非常微妙。這個時候,決不能輕易亮出自己的底牌,打是一定要打的,而且必須打好,隻有這樣,無論在老江麵前還是在中黨那裏,整個傅係才有十足的分量,這才是將來能否安身立命的最大資本。
會議結束後,老江又單獨召見傅重義,對華北的兵力調整做了詳盡的考慮,當然傅重義對此早就有所安排,基本上是傅重義講,老江聽。
說起來,五個兵團、六十萬人數目龐大,但是撒在幾千平方公裏的範圍內,就顯得捉襟見肘了。對此,在兵力配備上,傅重義很是花了一番心思:
北平、天津作為整個防禦體係的核心,必須重兵把守。
北平放一個第五兵團,下轄十六軍、一零五、八十八軍,另外加強兩個師,一個是龍興雲任師長的獨立二一一師,一個是獨立九十五師,再加上華北戰區總部直屬部隊,總兵接近二十萬。
天津一個第十六兵團,轄第六、七十二、八十九三個軍,兵力十萬。
秦皇島一個九十二軍;唐山一個七十三軍;承德一個六十四軍;張家口有九十四、五十八軍;保定、大同各一個師。此外,以三十五和新編第一軍為主,各編一個快速縱隊,加強大量的坦克、火炮等重型裝備,每個軍再配備五百多輛美式十輪大卡,實現所有步兵的摩托化,成為機動性極強的快速突擊部隊,擔負戰場的支援和重要方向的突擊任務。
對傅重義的軍事才能,老江還是很欣賞的,隨後,兩人又深入討論了未來戰爭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特別分析了隨著共軍海空軍力量的壯大,必須提防敵人從海上發動突然襲擊的可能,要吸取錦州戰役中,因葫蘆島被襲占而造成全局被動的教訓,老江深以為然,兩人立即商定加強天津沿海的防禦,特別是塘沽港,這是共軍最有可能搶灘登陸的地點,除了調派海軍艦艇加強守備,另增派一個主力步兵師協助防守,並以天津的空軍戰機協同作戰,確保萬無一失。
除去各地的常備駐防部隊,算來算去,傅重義手裏的預備部隊僅有兩個軍,明顯感到不足。老江隨之決定,從中原和山東各抽調一個軍,再從南京總預備隊抽出一個軍,組成一個兵團,置於鄭州、開封一線,作為整個華北戰區的總預備隊,視局勢的發展,再決定加入戰鬥。
雖然兩個人都不願明確,其實心裏都明白,這個兵團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在華北戰局一旦不利,部隊南撤時,就有這個部隊擔負掩護、接應,這也是萬全之策。老江無論如何也不願再次看到,自己幾十萬精銳部隊全軍覆滅的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