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鏖戰華北(六十八)(2 / 2)

其實在漫長的阻擊戰線上,所有華北各部已經不折不扣、自覺執行著最堅決的命令。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不離陣地,堅持到最後一口氣,打光最後一顆子彈,甚至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情景比比皆是,整個防線如同一條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鎖鏈,緊緊的困住瘋狂突擊的國民黨十幾萬大軍,一點點消耗著敵人的銳氣、士氣,等待最後反擊的時刻。

終於接到命令,張振洲大手一揮,率先衝出去,一頭紮進濃烈的煙塵中,大群戰士荷槍實彈默不作聲,緊緊跟在後麵魚貫而上。穿過一片片廢墟,長長的隊列如一道細線蜿蜒前進……

張振洲帶領兩個連隊順利衝上前沿陣地,陣地上的場景讓人觸目驚心,剛剛打退敵人的一次猛烈進攻,我軍一個連幾乎損失殆盡,所有連排幹部幾乎全部死傷,僅剩下幾十名傷員。陣地上到處是雙方陣亡將士的屍體,橫七豎八、層層疊疊,看來最後我軍是用白刃戰才把敵人打下去。

幾十輛已經燒成黑乎乎一團的坦克分散在陣地前沿幾百米的範圍內,幾乎每輛坦克周圍都密布著屍體。張振洲沒有說話,手下的官兵不用指揮,有條不紊的接防陣地,並抓緊時間整修簡易工事,儲備彈藥,做好戰鬥準備。

震天動地的炮擊開始了,敵人再次進攻了。炮彈黑壓壓的砸下來,陣地再次被鋼鐵犁了一遍,黑色的泥土從地底被翻到表麵,濃煙籠罩了整個陣地,刺鼻的硝煙夾雜著屍體腐爛的味道彌漫著在空中,讓人無法忍受。所有人隻能把腦袋緊緊貼近地麵,口、鼻埋在鬆軟的泥土中,這樣才能暫時緩解難耐的痛苦。

張振洲一動不動,這樣的火力強度對他來說見得多了,根本沒有什麼。炮擊僅僅十分鍾就結束了,這說明敵人的彈藥不足,看來,新一軍也沒有多少戰鬥力了。對於國民黨軍隊來說,一旦失去了強大炮火的支援,戰鬥力就會大大折扣,想到這裏,他的心裏略微安定了一些,隻要在火力上能夠勢均力敵,對堅守陣地還是非常有把握的。

隨著硝煙散盡,國民黨軍再次發起攻擊。獨立九十五師一個齊裝滿員的步兵營氣勢洶洶的衝上來,采取了最為傳統也是最拿手的“三線”攻擊隊形,以一連兵力為一個波次,全營分成三波,每個攻擊隊形間拉來幾十米的距離,第一波如果傷亡,第二波立即頂上,然後是第三波。

這樣的攻擊模式就是所謂的“波浪式進攻”。獨立九十五師自成軍以來,每次進攻作戰都是采取這樣的攻擊,一是可以在氣勢上給對手極大的壓迫感,二是最大限度的提高攻擊密度,不給對手以喘息機會,還可以給予最大的火力支援,所以這一招對九十五師來說,可謂“屢試不爽”。

隨著第一線步兵開始衝鋒,國軍掩護火力開始瘋狂射擊。獨立九十五師裝備水平一點不比新一軍差,輕重武器都是最強配備,一個連僅重機槍就有六挺,火力非常強大。密集的火力鋪天蓋地的罩過來,彈頭狠狠得鑽進泥土中,發出“噗噗”的聲響,陣地上一片硝煙,防守者根本無法抬頭。

在這樣恐怖火力的支援下,獨立九十五師的官兵一個個挺胸抬頭、端著槍,一邊快步前進一邊扣動扳機,射出密集的火舌,排成一線不聲不響的衝過來……沒有一個人回頭也沒有一個人停下腳步……

張振洲實戰經驗非常豐富,見敵人這樣的陣勢,就知道“來者不善”。眼前的敵人隊形嚴整,氣勢洶洶,絕非一般國民黨軍隊,必須認真對待。想到這裏,向左右兩邊輕輕招手,兩個連長趕緊匍匐前進,爬過來。三個人腦袋湊在一起,商量了一會,兩名連長趕緊分頭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