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孩子唐杉剛出生時,唐勁喜得屁顛屁顛!洗澡換尿布,不假人手;陪玩給撫摸,樂此不彼。
隻恨不得連奶也給喂了……
再苛刻的育嬰師也不能不承認,唐勁乃是個好爸爸。
而且到了期末,唐勁把學校的工作給辭了。
學校的小孩,可愛歸可愛,一大群嘰嘰喳喳,太煩人!
哪裏有自己的兒子好!
反正唐勁的體術已經九級。九級是稀缺資源,賣方市場。在體術協會掛單給人陪練,一小時的課時費五百起。一天帶一個小時、一年工作個兩百天,繳了保險與稅,收入就能比他當老師多。
何況唐勁工作,也就找點事兒做,免得閑著,順便賺個零花錢。
相比之下,簡丹就尋常多了。唐勁不在,她會照顧唐杉;唐勁一旦回家,她就撒手不管了。
他們一家三口在一塊兒的時候,唐杉若是要個什麼、玩個什麼,奔過去效勞的十次裏麵八九次是唐勁。
小小嬰兒論說話能力論動手能力,哪裏有什麼差別。可父母工作忙不忙、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多不多,卻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唐勁照著專業育嬰指導,陪他兒子玩,從搖手、抬頭、抓腳,到翻身、爬床、站立,這是鍛煉運動神經的;另外,還念幼兒專用、節奏明確、口齒清楚的童謠,給他兒子聽,這是培養語感的。
所以,等到唐杉上了十一個月,就開口喊了“爸爸”。
唐勁為此得意洋洋,抱著唐杉跟簡丹炫耀。
簡丹好笑,花了兩天時間,一有空兒就跟唐杉指著自己鼻尖介紹——“媽媽”。
於是唐杉學會了“媽媽”。
唐勁一抬下巴不屑:“第一跟第二,這裏麵呀,有質的區別!”
簡丹好笑,隻覺她養了兩個小孩。
之後唐杉滿周歲的時候,能下地走路了,說話也清楚多了。
而唐勁也開始吃醋了。
因為比起他,唐杉更黏簡丹——一落地,搖搖擺擺往簡丹那兒去;一有玩具,拉著簡丹陪他玩。
這天簡丹開季度會議,早上出去,傍晚才回來。
父子倆在家,唐杉問了唐勁幾十次“媽媽”;待一看到簡丹進了院門,更是直接衝出了客廳:“媽媽!媽媽!”
唐勁慌忙追上去,拎了一把唐杉、將他安然送下了客廳門口的小小斜坡,而後一叉腰憤懣:“上趕著不是買賣!兒子,你怎麼能這麼傻呢?”
簡丹失笑:“說你自己還是說杉杉呢?”
唐杉衝到簡丹麵前,一把抱住了簡丹的膝蓋、偎著簡丹的腿,轉頭看他爸爸,一咧嘴露出了無齒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