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部署改變(2 / 3)

潘亮搖搖頭。夏曉雪也沒回頭也沒開口,整盒口香糖往後一拋,正好掉潘亮懷裏。赫建新高高興興吹了一聲口哨,從後視鏡裏看了看陳浩,重新打開雨刷。

一分鍾後,車上四個人嚼著煙。

潘亮不抽煙,工資全往家裏寄,隻是試著好玩。赫建新認為不錯。陳浩嫌味道淡了。

**************************

接下來一路無事。早上八點二十這樣,他們順利與負責“東四區”的武警部隊彙合——這支武警部隊晚上也是在長江大道上紮營。畢竟這種八個機動車道的大路不是哪片城區都有的,旁邊又有一條活水河可以取水,如此方便的地形,沒道理不利用。隻是因為“東四區”比“東五區”推進得快,所以晚上宿營時,兩支隊伍不在一塊兒。

其實按照安排,他們一周左右,就能順利大會師——所有搜索部隊,從北邊撒開後,拉成一條東西走向的直線,齊齊向南推進。中間的啃硬骨頭,搜索總麵積較小;外側的啃軟骨頭,而搜索總麵也就更大些。

其中,東部外側的部隊,搜索完東部新城與東部城郊之後,向西轉,掃蕩南部城郊的東段;同樣地,西區外側的部隊則向東轉,掃蕩南部城郊的西側。

到時候,東西部內側的部隊,也完成了城區中心地帶的任務,正好在城南郊外彙合。

當然,要想各個小隊南進的速度完全一樣,也不是做不到。但問題是,每一個小隊,均必須保障一定的戰鬥力,否則就不安全。

這“一定戰鬥力”,不是死看人數的。同樣的裝備供給,陳浩他們五十來人就太充裕了,但武警——確切而言是非特勤武警——卻不行。

至於“混搭”,想法固然好,眼下卻是蠢事。畢竟共事了好幾年的戰友,彼此熟悉,配合起來較為默契。而且不同水準的軍警,做事節奏不一樣,快的跟慢的放一起,結果隻能是快的吐血、慢的也吐血:一個是被拖得吐血,一個是趕得吐血。兩邊都難受。偏偏這會兒,沒有時間可供磨合!

早一天,就能多搜救幾個人!

類似於兩個特勤排搭兩個排的非特勤武警,倒是沒問題。但更細的,眼下就不行了。

至於非特勤的民警,就是要抓捕犯罪嫌疑人了才填寫表格、申請佩槍的那些公務員……都在指揮部大本營呢!

站崗守物資、連帶抓緊時間打靶,還有加強體能訓練!【1】

腆著個“懷胎六月”的啤酒肚、跑個一千米心率就超過一百五的家夥,就算他主動申請去參加搜索任務,指揮官還不肯放人呢!

因為眼下,人口乃是第一財富!

死一個少一個哇!

哪怕是三四十歲的中年男人,以後九成九娶不到老婆,這不是還能種地嗎?!

訓練!統統拉去訓練!

什麼,你不去?

不去也行啊,正好要大規模裁員,這就提早開除吧!物資也不用領了!

咱們也不會餓著你,隻不過一天三頓白粥!

至於幸存者,統統都是老百姓,不能用槍逼著人訓練。

不過,可以引誘!

早跑,女的三圈,記十分;男的五圈,記十分。啤酒嘛,六分一聽。冰凍豬肉呢,十四分一斤。

閑著也是閑著,來不來啊?

生產生活一下子還沒法子立即恢複,這換點東西回去搞燒烤,也不錯嘛!是不是?

什麼,分數不合適?

後勤的,拿去算算,定個分數!啊,還有,成人組、少年組、兒童組,分個不同標準出來!跑得多,還可以加分!

……

幸存者們並不知道大本營等待他們的是每天出早操的日子。

武警的車隊更龐大,幸存者也更多。因為城郊之前居民雖然少,但同樣大小的城區裏,幸存者卻不比中心城區少。

沒辦法,一個白領可能比一個建築工人更有抵抗力,但十萬個白領跟十萬個建築工人比,那就不行了。

中央空調與長年缺乏運動,可能還有熬夜,降低了他們的體質。

陳浩這邊的幸存者們起先還不太情願離開——軍銜並不是每個人都認識、都清楚,但陳浩他們人人一手好槍法,他們可全瞧見了。

此時看到接納他們的車隊更龐大,瞧著很有安全感,這些幸存者才算是高興了。

而後兩邊的隊長們聚一起商量了一會兒,武警那邊騰過來八輛吉普,連帶一些彈藥補給;陳浩這邊則將三輛運兵車與改裝的Q7交給了他們——因為這邊接下來要進入城區,免不了時時開火,而且道路情況不佳,車輛靈活一些更好。

這邊的偵查小隊本來也有個軍用吉普,可惜搜尋的第一天早上,就給廢了,換回一個幸存者。

至於最後一輛運兵車,則是給醫療兵留著用的。萬一有人受個傷什麼的,吉普上睡不舒服,得運兵車才夠寬敞。

而武警將在長江大道上等待東邊兩支隊伍過來彙合,之後他們會再次分兵兩路,這一隊武警將帶著幸存者,沿著長江大道一路往北,而後上國道,回大本營,接著再運送補給過來;另外兩隊,則會合並成一支隊伍,接著回去進行搜索——是的,指揮部的命令,是優先保住這些幸存者!

為此不惜減慢接下來的搜救進度。

而他們這回去的一路上,運兵車隻管跟著裝甲車往前衝就是。裝甲車能把小汽車壓成鐵皮!其後的運兵車開過去時,隻不過顛簸兩下,沒有任何其它問題。

……

隊長們交換車輛、調度彈藥的時候,丁雯與關亮宇來找夏曉雪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