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至少把每年收入的10%儲蓄起來
規定你自己一個固定的開銷。至少要把10%的收入儲蓄起來,或拿去投資。也許你還可以想辦法建立一筆額外資金,拿出來作特殊用途,譬如買房、買車。
善治財者,養其所自來,而收其所有餘,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
——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散文家司馬光
德國多特蒙德足球場旁邊有一間矮小的看門人的房屋,裏麵住著一對老夫婦,男主人每天的工作就是清掃球場,在比賽之前修整草坪。這位老頭就是當年叱吒球場的球星和百萬富翁羅塔爾·胡伯。
從百萬富翁淪落到看門老頭,這樣的故事可以讓我們明白為什麼要管好自己的錢袋,做好家庭理財。要知道,理財並不是要等到有錢了才開始,其實不論您是在購物還是到銀行存款、購買保險,都是在理財。
理財可以幫你實現您的財務目標,比如你計劃幾年後買房,幾年後買車,計劃何時生兒育女並為他們的教育投資,你還要計劃退休後能有個安穩舒心的生活,這些都要靠科學的理財規劃和理財手段來實現。理財不是與生俱來的技能,你需要學習,需要學會製訂科學的理財規劃,理解並善於運用各種理財手段,這樣你就不必擔心有像羅塔爾·胡伯那樣的慘淡晚年了。
你的錢在悄悄縮水嗎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科技水平的飛速提高,人們的錢包日漸鼓起來了,但與此同時,越來越低的銀行利率,越來越高的通貨膨脹率,越來越離譜的醫療費用,越來越昂貴的子女教育費用,越來越難以承受的房產價格以及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而產生的越來越高的失業率,麵對這一切,你是否還會如此的鎮定,你是否還有以前的安全感。當你還是年紀輕輕時,你是否能夠想象到自己白發蒼蒼時的情景。
也許你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一些存款,並堅信已經有了足夠的保障,但你是否真正了解你的財富正在日益減少呢?你的口袋正在日益羞澀呢?你的安全係數正在逐年降低呢?如果你不相信,那就看看下麵的數據吧,看看你的財富是如何流失的。
假設你現在有100萬元,而且沒有任何增長,卻遇上年年通貨膨脹,這100萬元的購買力便會年年貶值,貶值到什麼程度呢?如果通貨膨脹厲害,每年以20%的速度上升的話,15年之後,你手裏的100萬元隻值15年前的6.5萬元的購買力而已!
華人首富李嘉誠曾經說:“人最難的是賺到第一個100萬,賺到第一個100萬之後賺錢已經變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打理你的100萬,如何讓你的100萬為你賺取更多錢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曾經有人問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人類最有力的發現是什麼?愛因斯坦毫不猶豫地回答說:“複利”。複利的力量也許有人還不太了解,那麼請看看下麵的例子吧。
假設你現在有100萬元,如果這100萬元以每年1%增長,五年、十年後這筆錢會變到多少呢?如果不是1%,而是10%,或20%,若幹年後你的資產又升值到多少呢?同是一筆資金作為起步點,以不同的速度增值計算,若幹年後,已經相差甚遠。增長率隻是每年1%的話,15年之後,100萬元起步,隻可增長至110萬多元,但如果相同時間,增長幅度每年20%的話,15年後,100萬元已經可能變為1540萬元,比110萬元多出14倍!看了上麵的兩個例子,相信你對自己的財富已經有了真正了解,對於複利的威力也已經有了全麵的認識。
可能有人會說,我現在沒有任何積蓄,也沒有賺取到第一桶金,又拿什麼進行理財呢,看來成為有錢人是沒有希望了。其實不然。看了下麵的例子你就會知道,如果你懂得理財,你完全可以成為百萬富翁。
如果你想在50歲時就成為百萬富翁,那麼,在不計稅務負擔的情況下,你從20歲開始儲蓄或做其他投資,隻需每月存入380元;從25歲開始,每月則需存入650元;30歲起開始,每月應存入1150元;35歲起開始,每月應存入2180元;而要待到40歲時,則每月需增至4570元才行。可見,時間對每個人是既慷慨又吝嗇的,它對你是否友善,取決於你對它的態度而定。
現在的貧窮並不可怕,現在的富有也並不牢靠,在時間的麵前,科學的理財方式才是成為決定個人貧富差距的關鍵性因素。隻要努力尋求穩健而又可觀的增長,將資產一路滾大,隻要增長率理想,在時間的推動下,富必定可求!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如果想在未來有個安詳幸福之日,那麼,從現在就開始理財吧!
1.製訂詳細的計劃
明確自己怎樣積累才能實現理想,是應該長期儲蓄還是短期投資以及在整個過程中自己應該采取的步驟。這就需要製定詳細的理財計劃。
2.明確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