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人情常識一定要懂
會做人的人通常事情也能做好,事情做得好的人,卻往往因為不會做人,弄得事情也功虧一簣。須知:功勞不宜一個人獨占,責任不宜全推給別人;大事上宜聰明,小事上最好糊塗些;不宜因為一時高興,就隨便許諾,不宜因為心生厭倦,就半途而廢。
老祖宗說話
盡得世間之常道,才堪論出世。
譯文:要懂得人世間基本的道理,你才可能真正超凡脫俗。
過來人的故事
東漢末年的禰衡是個文藝青年加憤青,個性灑脫不羈,文章也寫得漂亮,但情商比較低。
有一年,剛二十歲出頭的他,準備到都城許昌去找份工作。他找工作很挑剔,麵試時,隻要招聘人員稍微有點遲疑,他就開口大罵。到後來,一些部門一看簡曆上有“禰衡”兩個字,趕緊就往廢紙簍裏扔。最後禰衡索性不找工作了,專門站在大街上罵衙門的各個領導。沒多久,他就把有點權力的人都罵遍了,隻對孔融和楊修口下留情。
後來,孔融把他推薦給了曹操。曹操雖然知道禰衡罵過自己,但因為愛才,最終還是準備接見他。有一天,曹操專門在辦公室等禰衡。可等啊等,直到太陽快要落山,禰衡這才搖搖晃晃地來了。曹操一看禰衡,歪戴著沾滿油漬的粗頭巾,穿著滿是窟窿的薄單衣,手裏拿著一根歪木棍。禰衡的做派讓曹操感到很不爽。
但他還是熱情地說:“禰衡同誌,你終於來了!我想死你啦!”
但禰衡根本就不搭理他,用木棍敲著節拍,抑揚頓挫地罵起曹操來。這下可把曹操氣得夠嗆,他大聲地對禰衡說:“你算個什麼玩意兒!我要殺你就像殺隻螞蟻!”然後轉身跟身邊人說,“孔融不幹好事,這算什麼人才,一個神經病怎麼也往我這裏推薦!你們趕快把他送到劉表那去!”
於是,禰衡被送到了劉表那裏,他對劉表猛拍馬屁,說劉表是天下第一儒雅仁義之人,卻把劉表身邊的工作人員貶得連狗屎都不如。於是,那些人對劉表說:“領導!您是不是以為禰衡那小子在誇您呢?但我告訴您,他說您儒雅仁義,那是諷刺您是書呆子加窩囊廢。”
劉表一琢磨,於是把禰衡又打發到脾氣火暴的黃祖那裏。
到了黃祖這裏,禰衡還是個性不改。在一次宴會上,黃祖問禰衡:“你看我黃祖是個什麼樣的人?”禰衡回答:“你就是廟裏的土地爺!看起來人模狗樣的,其實就是一泥製品!”
聽禰衡這麼說自己,黃祖這個大老粗哪受得了,立刻吩咐士兵把禰衡拉出去打板子。
禰衡罵得更厲害了:“黃祖老小兒你算個屁!曹操丞相我都敢罵!”黃祖哪能忍受這樣的羞辱,他咆哮著說:“來人呀,把這小子給我剁了!”
就這樣,24歲的才子禰衡這一生就結束了。
點|睛|智|慧
人情世故這個東西,不是光有一些不好的潛規則,也包含一些深刻的人生道理。它本身並無好壞之分,主要看人怎麼運用。懷著一顆真誠的心去運用,那是善解人意;如果憋著一肚子壞水,那肯定是偽君子。但不管怎樣,人情世故你得懂,否則,最終會弄得自己到處碰壁,一事無成。
第二節 驕傲要不得
老祖宗說話
蓋世的功勞,當不得一“矜”字;彌天的罪過,當不得一“悔”字。
譯文:一個人就算有再大的功勞,如果他驕傲自大的話,那也沒有好結局。天大的罪過,一旦知錯、懺悔,就可以原諒。
過來人的故事
官渡之戰,曹操和袁紹有一段時間打得難解難分、相持不下,而這時曹操的軍糧已不多,形勢對他很不利,他甚至想要撤兵。
就在這時,他的老朋友、從對方那裏叛逃的許攸來了。許攸向曹操透露了袁紹存放軍糧的地方,於是曹操親自帶兵燒了袁紹的軍糧,結果袁軍人心大亂,袁紹敗得一塌糊塗,從此一蹶不振。
對於老朋友許攸的這份功勞,曹操很是感激,事後也給了許攸不少好處。但驕傲自大的許攸心裏壓根兒就不知道什麼叫低調。他多次在公共場合,大聲地叫著曹操的小名說:“阿瞞,沒有我你可到不了今天啊!”
遇到這種情況,曹操總是哈哈一笑:“是啊!沒有老同學你的幫助,我是沒有今天。”
曹操是堂堂的國家“總理”,許攸卻總把他的小名掛在嘴邊。曹操雖然表麵上沒說什麼,心裏卻很不痛快。
人不管幹什麼都要適可而止,這麼簡單的道理,聰明的許攸卻不懂。
有一次,曹操率大軍進入冀州城。許攸又犯病了,他驕傲地用馬鞭子指著城門對曹操說:“阿瞞呀,沒有我的幫助,你能進得了這個城門嗎?”
曹操又一次無奈地笑了:“是,老夥計說得對。沒有你的幫助,我是進不了這個城門!”
這一次,曹操雖然臉上依舊掛著笑,但他手下那些血性的將領卻憤怒了。
可許攸就是不識趣。有一天,他出城門,恰好碰上了曹操手下的一員大將。他又按捺不住地老話重提:“沒有我老許,你們這等人能進進出出這個城門嗎?”
這員大將一怒之下,就把喜歡耍嘴皮子的許先生給殺了。
當他提著許攸的頭去見曹操的時候,曹操略帶傷感地說:“老許不過仗著和我是老同學,又有很大的功勞,所以喜歡開個玩笑罷了,何必非得殺了他?”
曹操雖風光地埋了許攸,但並沒有懲罰那員大將……驕傲愛炫耀的許老先生到陰間見了閻王爺,恐怕說話、做事要謹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