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提供運行保障,推動籌備工作(1 / 2)

一、政府支持

南京亞青會的全局性工作離不開政府的強力支持,隻有在相關政府部門的總體規劃下,各個具體性舉措方能一步步推進實施。辦好亞青會需要在政府的指導下,堅持以人為本,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充分展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大力開展群眾性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提高市民文明素質,進一步樹立南京文明開放的形象。國家體育總局、江蘇省委省政府和南京市委市政府都給予了南京亞青會籌辦工作各方麵的大力支持,並要求以亞青會為契機,加大改革力度,擴大對外開放,通過亞青會舉辦來全麵提高南京的開放水平。同時借此佳機,加大對南京的國內外宣傳與推廣,擴大南京的國際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將南京打造成現代化國際性人文綠都的城市形象。

二、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著重培養和引進高層次創新與服務型人才就成為亞青會組委會刻不容緩的任務。南京亞青會作為大型綜合性國際體育賽事,其組委會的隊伍建設必將對亞青會的成功舉辦帶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因此,在辦賽整體隊伍的創建上,亞青會組委會與青奧組委會共同實行了“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政策;在競賽組織人才、通信技術型人才、國際聯絡方麵人才及新聞宣傳方麵人才等方麵,從全市各行各業選調精兵強將。不僅如此,南京亞青會組委會還采用麵向社會各界公開招考的方式,選拔一批優秀的年輕人才,充實到管理隊伍之中,以培養後備人才。此外,在誌願者隊伍建設方麵,針對不同領域如醫療、語言、媒體運行、競賽組織、信息技術、禮儀等方麵,分別向社會尤其是在校大學生進行招募、選拔和培訓,以滿足亞青會誌願工作服務的需要。

三、場館設施改造與環境治理

比賽場館的完善與否是整個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能否舉行的基本條件之一。南京亞青會對場館的改造以及新建上都與以往有很大的區別,其充分注意到需避免以往賽後場館利用率低的狀況,遵循新建補用、改建利用、競賽適用、賽後使用的原則,切實控製新建場館的規模和資金,充分利用現有場館,特別是賽後場館的充分利用。組委會還充分發揮比賽場館“臨時性”的特點,在場館及硬件工作中采取了“能租不買、能借不租”的方針。

通過亞青會的舉辦,南京城市將更加具備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影響力,從而使南京城市的生態環境、居住環境,以及安全程度更加適合人們居住。同時,亞青會的成功舉辦也需要城市衛生、水資源、空氣質量等基礎條件的完善。舉辦亞青會的城市環境治理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空氣質量方麵,努力使環境空氣質量穩定達到二級標準,尤其是亞青會期間影響全市空氣質量的主要汙染指標日均濃度、小時濃度必須達到國家標準和國際賽會基本要求,並且能夠在緊急情況出現時,按程序適時啟動環境質量保障應急措施。水資源方麵,全麵深入推進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雨汙分流、汙水處理、防止湖泊富營養化、環境監管等綜合整治工作,使水環境質量明顯好轉。並且在亞青會期間,突出保障南京亞青會大型活動、涉水競賽項目等重點水域環境質量,確保達到南京亞青會比賽的功能要求。緊急情況下,將采取臨時措施保障水環境。遭遇突發水環境汙染事故時,將啟動應急預案。氣象監測方麵,亞青會期間,南京氣象局將采用微氣象進行天氣預報,其監測會準確到區域天氣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