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工作中,我們難免會同家人、同事、老板、客戶發生矛盾。當心中充斥著怒火,想象著對方的種種惡行,恨不得自己能像點燃的鞭炮,一吐心中的怨氣。但最終“理智”戰勝情感,激動的心情不得不被壓抑了下來,不但沒有任何反駁,就連一句怨言也沒有,最多也隻是表現出不高興的表情。
這是不是也是你的寫照呢?在這種場景下,你是不是也希望自己能夠勇敢的講出心中的不快,但又是什麼封住了你的嘴巴,在衝突麵前讓你不敢直言、望而卻步的原因是什麼?
1、到底誰有理
瑞格今天上午被老板派去采購,外麵烈日炎炎,而她因為走得匆忙忘記了帶遮陽傘,所以她整個人就像一棵曬蔫了的禾苗。中午時分,累得肚子早就咕咕叫的瑞格根本不想再走遠到什麼好餐館吃飯了,隨便找了個路邊小店,隻想歇歇腳、吃點東西。
瑞格隨便點了兩個爽口的涼菜,可是吃到一半突然覺得菜裏好像有個什麼黑黑的。定睛一看,原來是隻蒼蠅。天啊!這還怎麼吃得下去。於是叫來服務員,問這是怎麼回事,服務員一看,沒好氣的來了一句,“路邊攤的東西,還臭講究什麼,愛吃不吃!”
什麼叫“愛吃不吃”?本來就很窩火的瑞格聽了服務員的這句話真是鬱悶不已。不過自己實在太累了,也無心與她計較,又累又氣,飯也吃不下了,便站起身來準備走,一邊走一邊隨口說了一句:“怎麼說話呢,態度這麼差”。沒想到那個服務員卻來了脾氣,“什麼態度差?想要好態度去大飯店啊!”
盡管瑞格氣憤萬分,很想把那個服務員罵上一頓再回去,可她卻不知如何開口。或許是天生軟弱的性格作祟、或許是欠佳口才的阻礙、又或許是僅僅不想跟服務員計較,最後她還是忍氣吞聲地離開了!
遇到像瑞格這樣狀況的人應該不占少數,很多時候人們都會像瑞格一樣不去理會,就隻在心裏暗暗地說一句“怎麼這樣?”就乖乖的離開了。是他們不想吵,不想痛罵對方,給他一個教訓嗎?當然不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吵不過別人,或者不想吵,隻是怕自己吵著吵著就沒理了,無話可說了。
因此,一旦我們遇到了麻煩,又不想這樣做出一幅懦弱相的話,不妨在你張口吵架之前,仔細想想:事情究竟是怎麼開始的?事情怎麼會發展到這種地步?你是怎麼被惹怒的?對方的哪些話讓你難以忍受?你說了什麼過分的話嗎?你覺得道理站在哪一方?當你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想得一清二楚,你又覺得道理是站在你這一方的時候,你就有了充分的理由和對方展開口舌之爭,而且你絕對會成為戰勝無理對手,勝利的一方!
罵人前的自測:容易惹毛別人的語言
如果在發生矛盾的時候,想要理直氣壯的跟對方大吵一架,首要的條件當然是你有充足的理由。如果是別人惹毛了你,那沒什麼好思考的了,盡管大罵就是了,可如果是你惹毛了別人,那還是什麼都不要說,乖乖的回去把脾氣養好了再說吧!
禍從口出,惹毛別人往往是因為說了讓別人心裏不爽的話,所以首先還是讓我們來看看什麼樣的話最容易惹毛別人吧:
表1:最易惹毛人的話
——罵人三字經:他媽的、奶奶的……
說明:誰都不喜歡被問候長輩親友,所以說三字經肯定會把人惹毛!
——用比喻詞的罵人話:你真是個豬頭!你就是一個蠢驢!……
說明:這樣的話似乎聽上去沒有那麼大的傷害性,但是說多了還是讓人覺得不舒服。
——揭人短處:當著盲人的麵一個勁地說“瞎子”明知道同事最介意自己的身世卻偏說:“你是不是鄉下長大的啊?”
說明: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動不動就說到別人什麼不行,那裏長得不好什麼的當然會讓人心裏不舒服,說得多了怎麼會不惹人煩?
——“忠言逆耳”:你怎麼總是……你應該……
說明:雖然是沒有什麼惡言惡語,甚至是為了別人好的話,可是總是給別人潑冷水,自然是不會受歡迎了,說多了也會把人惹毛的!
——故弄玄虛:手裏拿著新買的皮包,炫耀地說:“LV的包包也不過如此!”
說明:這樣的話當然不會直接把誰惹毛,但是真的是會讓人很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