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三國中能夠實現大業,占據三足鼎立局麵的人,哪個不是背後有很多謀略超群的能人。劉備有孔明、關羽、張飛、趙雲等;曹操有郭嘉、旬彧、程昱、張郃等;孫權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劉備、曹操、孫權每個人都是當世的名人,他們也不乏有自己的忠厚英勇。但是不論他們自己有多大的本事,天下卻都是靠眾多英雄的幫襯才得到的。一個人再能幹,也不可能幹出大的事業,隻有能夠懂得聯合他人,借別人之力,才能夠成就更大的事業。
曹操討伐董卓時,勢力很小,根本不足以和董卓抗衡,但是他聯合各路諸侯,最終將董卓消滅。而自己從董卓手中搶過了皇帝,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說要想幹出一番事業,就一定要懂得聯合製敵。要是僅憑個人之力,便隻能被比自己強大的敵人所消滅。
在職場中,每個人都在競爭,同行、同企業、同事之間都各自為自己的利益而互不相讓。很多人天生忌妒心強,見不得別人好,為了排擠對方,不惜一切代價和手段,搞無謂的圈內鬥爭,以至兩虎相爭,互相內耗,兩敗俱傷,最後還讓別人坐享了漁翁之利。這個時候你再後悔也來不及了。身在職場,必須時刻提防被大魚吃掉,一定要把眼光放長遠。適當的時候要懂得和對手聯合,這樣才能得到更大的利益,不要為了不讓對方得到一個芝麻,而讓自己丟了一個西瓜。有這種心態的人永遠也不能在職場長久立足。能夠讓別人先得利,自己也許才能得到更大的利。現代職場,懂得雙贏合作才是達到目的的最好選擇。
利益當前盟難久——呂蒙奪荊州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商場、職場中的人,哪一個不是為了利益而來,聯合結盟也均為各自利益,如果沒有了利益,那麼便沒有了合作的意義,可謂利益當前盟難久。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實。
利字當前,沒有永遠的盟友
利字當前一把刀,麵對巨大的誘惑,還有多少人能夠堅持忠、義、禮、智、信?商場上無奸不商,職場上也沒有永遠的夥伴。一個小小的辦公室中也有鉤心鬥角,都說不能和同事交心。在辦公室中究竟有多大的利益關係,讓人們緊張地喘不過氣來,今天還笑麵相迎,明天就可能因為兩個人共同競爭一個職位而大打出手,這是不能避免的。在職場中,必須學會為自己的利益爭取。可以為此找合作夥伴,但是也許有一天,合作夥伴間也會有利益衝突,這時候就不得不“散夥”,還可能反目成仇。這是利益的驅使,在利益麵前,人們不得不再次做出的選擇,又怎麼會有長久的盟友呢。
公元219年,曹操被關羽打得喘不過氣來,一麵盡全力阻擋關羽,一麵派人許諾割江南之地給孫權,讓孫權襲擊關羽的後方來減輕自己的壓力。孫權和劉備本是盟友,但當時主張連劉抗曹的魯肅已經死了。代魯肅職位的是呂蒙,呂蒙認為關羽驍勇善戰,而且不管是對曹操還是對孫權都不懷好意,劉備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大有統一全國之心。當初劉備借荊州便不再歸還,關羽占據長江中上遊,如果順江而下吞並吳國是十分容易的事。呂蒙便秘密向孫權說:“關羽為人自負,實力雄厚,對我們並不是真心相待,現在關羽之所以未向東進攻我們,是因為您聖賢英明,我和其他將領們還沒死。如今,不在我們強壯時解除這一後患,一旦我們都死去,那時再欲和他較量一定會失敗的。”孫權靜下心來,仔細考慮了一下,決定答應曹操,在關羽背後捅刀子。
關羽防著吳國,所以守軍很多,呂蒙為了使關羽減輕防備,便設計讓當時年僅23歲的無名小將陸遜代替其職。關羽果然不再設防,並且調走了部分守軍。呂蒙將戰艦偽裝成商船,讓將士都穿上布衣藏在船艙裏麵。晝夜兼程,這次奇襲給關羽造成了重創,最終在曹操和呂蒙雙方的進攻下,丟了荊州,兵敗麥城,因不肯投降被殺。關羽的死徹底瓦解了孫劉兩家的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