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1 / 1)

序章

這一年,是大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

這一年,是宋金締約攻遼之後的第二年。

這一年,完顏阿骨打橫掃漠北,耶律延禧疲於奔命,金遼戰爭中遼國全線頹勢凸顯。

而這一年夏天,方臘起義失敗。總領征討的宣撫使童貫官封樞密。除此之外,大宋再無大事。

一轉眼,半年又過去了。

汴梁城的冬天隨著第一場大雪的降臨顯得愈加寒冷。卯時剛過,守城軍士已大開城門,護城河上一橋飛架,一隊人馬衣甲鮮明,持弓把箭呼嘯而過。隊中一麵描紅鑲黃的白旗,上書一個墨色大字——“劉”。左右旗手各執旗幡,一麵寫著“節度河陽”,一麵寫著“觀察耀州”。為首一人白衣白甲,胯下一匹雪白寶馬踏地飛馳。趁著雪景,怎不光鮮奪目。

節度河陽,自然是河陽節度使;觀察耀州,自然是耀州觀察處置使。別被這些名號嚇倒,自有宋以來,節度使早已是名存實亡。大宋朝派官大方,所以節度數州也並不稀奇。觀察處置使本是地方軍政長官,統領一方軍馬的肥差,但到了宣和年間,它的尷尬地位卻絲毫不亞於節度使。二者都不在本州任職,沒有具體職務,更沒有具體機構。言而總之,都是虛職。

白甲武將,便是今夏隨父劉延慶征討方臘而建功的劉光世。此人蔭補入官,雖出自將門世家,但性格怯懦,隻因靠著手下家將沙場搏命,倒也履立戰功。方臘伏誅,劉光世跟著童貫隨流而上,眼下雖然在京城領著兩個虛職,那也隻是因為在等著各州的補任。

出了汴梁城,旌旗揮動之處,劉光世大手揚起,馬隊直望城南獨龍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