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以來,茜兒的眼淚早已經流幹,此刻看著將死的楊庸,連哭都哭不出來。蕭曼平日裏冰冷的臉上也終於掛不住了,也是默默地流起淚水。梁紅雖然知道楊庸在做戲,但他入戲他深。如此作踐自己,看得梁紅玉也為之驚心,隱隱地一股哀傷轉自心頭,也是偷偷地抹著眼角。
四女中最為平靜的,隻有死過一回的柳兒。她已經把死亡看得透徹,隻是坐在床邊,靜靜地看著楊庸那張消瘦的臉龐。
“公子,你安心地去吧!”柳兒如是說道:“公子死後,柳兒定當陪伴左右,不離不棄!”
楊庸握著柳兒的手,苦笑搖頭,終於還是沒能說出些什麼話來......
大宋宣和四年,大遼保大二年(耶律延禧年號)、建福元年(耶律淳年號),大遼天錫皇帝耶律淳“駕崩”!
南京城內數十聲炮響,四門齊閉,一時間,喪鼓喪鍾齊鳴。城中官軍百姓無不披麻戴孝,家家高掛大白燈籠。行宮裏哀鳴聲更是此起彼伏,耶律大石哭暈過去,又被朱珪救起。
“聖上啊......”耶律大石老淚縱橫,直撲紫宸殿正中擺放著的棺槨。隻見換了一身黑色壽服的楊庸正自安安靜靜躺在內裏,麵如金紙,氣息全無。幾個內侍趕將前來,攙扶住又要跌倒的耶律大石,朱珪跟在後頭,隻道“節哀順變!”
“丞相,聖上生前立下了一道遺旨。”內侍道。
“先皇說了什麼!?”朱珪急問道。那內侍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將手裏的聖旨交到了耶律大石的手裏,再轉到耶律大石的西麵跪下,高聲道:“先皇立下遺旨,將皇位傳與耶律丞相!”
殿內眾人原本都是南京的臣屬,耶律大石的心腹,早已視耶律大石為南京的土皇帝。此刻聽那內侍如此說道,也不等宣讀聖旨,便一齊跪下,山呼萬歲。耶律大石把戲做了十足,隻道國喪之時談何繼承之事!眾人也配合十足,耶律大石剛一說完,百官頓時又嚎啕大哭起來。
雖是如此,但耶律大石還是以丞相的身份追諡天錫皇帝為宣宗,號孝章皇帝,並尊皇後蕭慕容為皇太後,在國喪期間總攬軍政大小事務。蕭慕容一個女人家,又無心爭權,就隻領了名號,把權力交還給耶律大石。兩人一推一就,耶律大石便果斷授受了。
本來皇帝都需要開山造陵,但楊庸生前一直堅持己見,禮數到位即可。現如今國亂兵伐,民不聊生,以南京的人力和財力,哪裏還有開山的能力,隨意選處依山傍水的風水之位,挖個坑,埋了了事。楊庸在生前都不受待見,更何況是死後。所以蕭曼來提這件事情的時候,耶律大石雖是口頭不答應,但心裏也頗為同意。
兩人又商量了一會,耶律大石才“勉強讓步”。
蕭曼替楊庸告了一聲謝,說道:“皇上下葬的那天,按理說丞相也應該到位相送。但皇上之前就說過,如今南京危急,丞相該顧全大局才好。家父也在前線等著丞相的輜重糧草,丞相不可因禮數而廢了國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