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撒網】(1 / 2)

按照大宋律法,州府提交的案子提點刑獄司需要複核一遍,以防有人貪贓舞弊、徇私枉法,從而製造冤案。對於一路提刑官來說,像胡令同這樣走巧的人物怎麼可能不竭力結交。往年袁州府送到江西提點刑獄司的錢財,馬拉車載,早已能堆出一座銀山來。話說受人錢財與人消災,聽說胡令同下了馬,那對整個提點刑獄司都是一個不小的新聞。往日受過胡令同賄賂的一幹人等,無一不是愁雲滿麵,商量著要如何擺平袁州的案子。他們倒不是講那哥們義氣,著實是因為胡令同倒了,會牽扯出許多的肮髒內幕來。

楊庸早就想到了這一點。他不想得罪與袁州事物無關的旁人,一來是因為初來乍到好歹要給人麵子,二來是他目下真沒有這種閑情逸致幫著開封府整頓吏治。所以隨同案件卷宗呈上提刑司的公文裏,還夾著楊庸的親筆書信,言明胡令同隻是貪贓枉法,勾結賊匪,言辭懇切,字字恭謙。最重要的,楊庸還告訴提刑司這個案子也同時呈往了開封府。

這是蕭慕容加上去的,楊庸起初還覺得沒甚必要,但後來一想,絕對不是畫蛇添足。

提刑司的那幫渣滓,楊庸領袁州知事並賜銀魚袋這麼重大的人事事件他們肯定是知道的,背地裏一打聽,聰明的人都知道楊庸他到底穿得是綾羅綢緞還是粗細棉布。他們可以看不起楊庸,但是他們不能不給趙桓和劉韐麵子。大家朝裏都有人,但胡令同的靠山比起楊庸的來,顯然是不足掛齒的。

楊公子頭上的犄角太大,再抬出開封府的名號來,提刑司摸著腳趾頭都知道,楊庸是在警告他們,袁州胡令同的案子,你們還是洗洗睡吧,別管了!

果不其然,公文發出不到半個月,提刑司的回執就跟著公差回到了袁州府。

“案情屬實,依律辦理。”

楊庸看著那八個字的批複,心裏狠狠地出了一口惡氣。從此袁州府治下,他楊庸終於可以想怎樣就怎樣了!搬倒胡令同,他貫徹了他一向的思維,他沒有用官階壓人,而是用盡了一切陰險的招數,甚至不惜捏造證據,偽造案情。他著手準備了四個月的時間,然後隻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就將霸占袁州府軍政事務三年之久的地頭蛇斷送了。

惡人自有惡人磨,但楊庸覺得還不過癮。

胡令同被押解去開封府的第二天,楊庸就發布了他自從來到袁州之後正經八百的第二道知州令。他要袁州治下所有大小官吏,無論官階,無論大小。在當年的年關之前,必須出具一份財產說明,一份自查簡書。

知州大人的這道命令文書被快馬加鞭一天之內就送往治下四縣。眼下正是十一月的寒冬時節,離著年關還有些時日,照道理來說,月餘的空當對於寫這兩份文書那是綽綽有餘的,但袁州治下,有胡令同這三年隻手遮天,哪裏還有什麼清官好官,誰手裏沒有幾萬十幾萬貫的錢財。

財產說明先不去說它,這自查簡書又是個什麼東西?

禦史台每隔四年會對地方官員進行一次考評,每次考評的結果都必須書寫成文,呈交禦史台存檔,作為晉升或是降職的重要依據。但從來沒有人會閑的如此蛋疼,自己查自己,還要書麵彙報。這不正是應了那句話,叫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