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威斯康星州格林貝市的兒童保育中心總經理帕特·布普納,每隔一個月就要請自己手下的22名員工出去吃一次比薩餅。就餐時先用一個小時讓員工們彼此隨意發發牢騷,也可以就管理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他們先發泄牢騷,可能是“你上次從我那借的東西沒還”,或者是“你一遇到點兒事就慌亂”等等。隨後,再用一個小時發表積極的見解,並就新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舉行這種“正式的宣泄集會”的費用很低,不過效果卻很好。
能將一種消極的發泄變為積極的提供建議,顯示了這位美國經理的高人一籌。當然,無論是發泄還是提建議,其本質都是溝通。隻要渠道通暢,就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企業需要員工之間產生彼此的認同、合作與信任。
一起工作的人,可以不在同一間辦公室中,但必須同心協力,才會形成有效運轉的機構。而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猜忌、懷疑與衝突,不僅會阻礙個人能力的充分發揮,更損害了團體績效的產生。要避免這些,就要建立一個有效的溝通渠道,激勵員工的工作熱情,了解他們的需要與情感,並加以有效地疏導和牽引。這樣,才可能真正達到企業利潤的最大化。
犬獒效應
當年幼的藏犬長出牙齒並能撕咬時,主人就把它們放到一個沒有食物和水的封閉環境裏,讓這些幼犬自相撕咬,最後剩下一隻活著的犬,這隻犬稱為獒。據說十隻犬才能產生一隻獒。
我們生活在一個變革的時代。挑戰和機遇同在,競爭是它的最顯著特征。競爭是一種刺激,一種激勵,也意味著新的選擇和新的機遇。競爭出生產力,競爭出戰鬥力。隻有主動迎接競爭的挑戰,我們才能成為強者。比斯高公司行政主管唐納·肯杜爾認為:在生意上遇到強勁、精明的競爭對手,是用錢都買不到的“好事”。在他看來,競爭乃是重燃鬥誌,維持成功的真正力量。“有很多人苟且偷生,毫無競爭之誌,最後終於白頭以終。對於這類人,我隻感到悲哀。打從做生意以來,我一直很感激生意競爭對手。這些人有的比我強,有的比我差;但不論其行與不行,他們雖令我跑得更累,但也跑得更快。腳踏實地地競爭,最足以保障一個企業的生存。”在比斯高公司,接班人不論男女,都被要求重新去過競爭性的生活。他們不能隻滿足於與對手平起平坐,也不能滿足於產品質量和生產設備不輸他人,而是要超過對手。做不到這一點,這個接班人就是不合格的。在比斯高公司的公司文化中,競爭是最核心的內容。他們有一個信條:超過對手乃是此生中獲得成功、幸福的唯一途徑。正是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下,比斯高公司的員工受到了更多的競爭力的訓練,生產線也不斷擴大,成為了同類企業中的佼佼者。
自1999年成立的內蒙“蒙牛乳業”,是中國最近幾年連續增長最快的民營企業之一,銷售額已由1999年的4000多萬元增長到2003年的50多億元,“牛氣”十足。而蒙牛創建初期,伊利已經成為同城的乳業巨頭。即便如此,蒙牛還是選擇了向伊利挑戰,勇敢地與伊利展開了競爭。在一片“向伊利學習”的口號聲中,蒙牛以低姿態的行為方式進入,沒有被伊利當作“敵人”。經過幾年的勵精圖治,終於,蒙牛發展成了可以與伊利抗衡的乳業大戶。正是與伊利的競爭,才造就了今天蒙牛的牛氣衝天。
市場經濟是天然的競爭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才有高效率,競爭才能出效益。沒有競爭就死水一潭,事業就缺乏生機與活力。這已經為無數企業發展的過程所證明。為保證自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許多企業都在企業內營造著內部競爭的機製,以保證員工隊伍隨時都是最精幹的。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前身是愛迪生公司,至今已逾120年。這個長壽企業的經營秘訣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對子公司首席執行官實行卓越管理者製度。前總裁韋爾奇公開宣稱,凡不能在市場維持前兩名的企業,都會麵臨被拍賣或裁撤的命運。隨著企業的拍賣或裁撤,原來的企業經營者就被解除了職務。
在河南許繼集團公司,為防止人才的沉澱和老化,明確規定中層以上幹部包括集團領導每年淘汰5%,管理幹部每年淘汰5%轉崗,技術人員每年5%轉崗,工人每年5%轉製(從正式合同工轉為臨時工或從臨時工轉為正式合同工),使人人都處在不進則退的競爭環境中。同樣,在華為集團,公司管理人員每年都要進行嚴格的年度述職考核,通過年度考核,對排名靠後的人員實行強製競爭淘汰,淘汰率5%至10%,被淘汰的人員將接受一段時間的培訓後重新分配。在新崗位上的工作如果仍排名靠後,就將到一線去當工人。在深圳三九集團,更是實行一種非升即走製度:不同管理職務的任職都有一定的期限,工作人員超過其任職期限仍未晉升高一級職務者,就要按規定離開本企業。這就從製度上保證了人才流動的經常化、正常化,能夠不斷騰出空缺職位,不斷補充新人,保持長久競爭力。山西南風化工集團則實行一種全員競爭上崗製度,對未擔任領導職務的人員實行全員競爭上崗。全員競爭上崗使企業的人才成了富有活力的“流水”,在南風集團職工中叫得最響亮的口號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