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新的開始(1 / 2)

終於熬到了一天的結束,柴房漸近,林浩的心跳也在加著速。

雖然不知院長為何沒有接走馬嫣然,但想到馬嫣然那張清秀的臉龐,林浩的私心裏麵還是有些感激院長的。

到了門口,林浩並沒有像往常般推門而進,他抬手敲了敲門。

房中沒人應聲,林浩心想馬嫣然會不會以為是其他人,躲著不敢應聲。

“是我,不用怕。”

林浩輕聲說著,推開了門。

有月光,有稻草,有柴火,柴房和往日沒有什麼不同。

探頭到柴堆後,再刨開稻草,最後林浩茫然若失地坐在了稻草堆上。

想來馬嫣然是被院長接走的,林浩終於明白,院長為什麼不讓馬嫣然出來見他,原來是他早有安排。想來馬嫣然既是聖教通緝之人,院長也不好公然與之作對,自然是要神不知鬼不覺地接走馬嫣然了。

在帝都,能有什麼比院長現身更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呢?不要說這間柴房,就是皇宮,怕也沒有多少人會去關心吧。

突有幽香飄來。

“馬小姐!”

林浩突然興奮起來,四下看看後,他衝出了房門。

片刻工夫,林浩又歎著氣回到房間,並在房中搜尋起來。

柴堆上掛著紅色的香囊,散發著幽香。

“來書院找我!”

娟秀的字跡,讓林浩癡笑起來……

……

“我要走了。”

清晨的豆花店中,林浩喝著豆花對阿慶嫂說道。

沒有問林浩的去處,阿慶嫂笑著說道:“昨日,這條街都快翻過來了,我就在想你的機緣來了。”

“可是,院長也解決不了我的問題,他隻能幫我指一條路。”

“有總比沒有好。”

“我也是這麼想的。”

阿慶嫂又笑了笑,看得出來她是真的在為林浩高興,畢竟林浩在她這喝了五年的豆花。

林浩喝完豆花掏出銅板遞給阿慶嫂,說道:“這次,不用等到月底了。”

阿慶嫂接過銅板,握在手中就覺數目不對,問道:“你把壓箱底的都給掏出來了吧?”

“我在山上又用不了什麼錢,就當是存在嫂子這的。”林浩起了身,見阿慶嫂正數著銅板準備將多餘的退還給自己,他又補充道:“再說我還會回來喝豆花的,多出來的,就當是預付的吧。”

說完,林浩轉身出店回了酒樓。

阿慶嫂手握銅板,望著林浩不回頭的背影,她微微有些出神。

她的兩位常客,如今走了一位,另一位呢?

阿慶嫂望向大將軍府,聽說大將軍如今連床都下不了,他還能喝幾天自己的豆花呢?

……

昨日院長離開後,由於牽掛著柴房中的馬嫣然,林浩並沒有向掌櫃提及辭工之事。

如今馬嫣然已被接走,柴房也無需再保留了,等掌櫃來到酒樓,林浩立即向他提出了辭工。掌櫃忙打聽是不是昨夜侍候完院長後,院長要提攜他,林浩微笑著並不作答。

在掌櫃驚詫和懊惱的目光中,林浩結清賬目收拾妥當,這才出了醉霄樓向書院趕去。而一路耽擱,再加上路上的時間,林浩過了響午時分才趕到書院。

身處半山的書院,竟是圍湖而建,湖麵碧波蕩漾,岸邊垂柳依依,草坪綠意如織;離岸稍遠些,樹木參天,高大樓閣的飛簷通過樹稍間的縫隙探出頭來。

樹下,湖邊,有情侶相互依偎,切切私語;又有男生或女生抱團,圍坐一起評頭論足,還不時有人跳起來嘻戲打鬧;也有人尋一處安靜之處,或捧書擺頭晃腦,或盤坐冥想;……

每次來到書院,氛圍都會讓林浩有些恍惚,似又回到了從前,但那已是很多、很多年前的記憶了!

雖在暗自感慨,但林浩腳步不停,對於書院他早已輕車熟路,繞過湖畔,穿過堂舍,他直奔書院的後山。

眼前的山勢陡然峻峭,遙望峰巔,那裏白雲簇擁,難見真容,青石板鋪成的小道攀沿而上,直插白雲深處。

小道前,遊人如織,或仰望山頂,或用目光在小道上搜尋。

之所以這樣,他們也是希望能一睹傳說中的人物,他們現在做的,和林浩以前做的沒什麼兩樣。

白雲深處有傳說,奈何有“天梯”阻隔!

青石板的小道,少有人去涉足,偶有人仗著有些修為,踏上了小道,不過行得幾步,就趕緊退了回來,蒼白著臉,扶頭蹲地半響才慢慢恢複過來。

這就是“天梯”,世人皆知“天梯”難登,隻有修為到了“融魂境”的修者,才能拾階而上。想來也是,若無天梯相阻,沿著這條小道的遊人,怕是從山腳排到白雲深處,讓院長如何還能清靜自在?

第一階青石板就在腳前不到一尺的地方,林浩微微笑著,目光沿著青石板一階一階的向上……

天梯的滋味,林浩自然嚐試過,他的下場比起那些正在蹲地捂頭的遊人還不如,因為那些人至少還有些魂力作底,林浩則隻有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