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種偏方治療麥粒腫
1.黃連治麥粒腫
黃連3克,人乳汁適量。把黃連放在容器內,然後將人乳汁擠入,以浸沒藥物為度。浸泡1日,濾出其汁,點搽患處,每日3~4次。
2.魚腥草根治麥粒腫
鮮魚腥草根1~2根(長約5厘米),雞蛋2個。將雞蛋圓頂部戳一小孔,把草根1根塞進蛋內,用膠布封閉小孔,將蛋煮或蒸熟,即可服用。根據食量大小,每日2次,每次1~2隻,2天為1個療程。反複發作者,可以增加服用次數與療程。用治早期麥粒腫。(《中國中醫藥報》)
3.清解散治麥粒腫
全蠍3克,大黃1.5克,金銀花9克,甘草1克。共研細末,每次服1克,早晚各服1次,白水送下。主治麥粒腫。
4.三黃湯治麥粒腫
黃連15克,黃芩15克,生大黃10~15克。水煎,每日1劑,一半內服,一半趁熱熏蒸敷洗患處。用治麥粒腫羞明疼痛,眼內側結膜充血、熱痛。(《湖北中醫雜誌》)
5.芙蓉花薄荷葉治麥粒腫
芙蓉花、薄荷葉各5克。共搗爛,外敷患處,每日2~3次。用治麥粒腫。
6.丁棗丸治麥粒腫
先把公丁香7粒研成細粉,大棗1枚去核後與公丁香粉末拌勻,製成花生米般大小的藥丸,裝瓶備用。用時將藥丸塞入患者鼻腔內(左眼塞右鼻腔,右眼塞左鼻腔),每日1粒。用治早期麥粒腫。(《四川中醫》)
7.秦皮治麥粒腫
秦皮30克。水煎,熏洗患處,一天2次。治療麥粒腫。(《陝西中草藥》)
8.蒲公英熏洗治麥粒腫
蒲公英60克,金銀花15克,菊花15克。浸泡30分鍾,煎煮成藥汁,趁熱將藥液倒入熏眼壺中熏療患眼,每日2次,每次15分鍾。熏後用0.3%氧氟沙星滴眼液點眼,每日3次。治早期麥粒腫。(《中國民間療法》)
9.吳茱萸敷貼治麥粒腫
吳茱萸適量。研末,加醋調成糊狀,敷貼雙足湧泉穴。主治麥粒腫。(《驗方大全》)
10.天花粉蒲公英治麥粒腫
天花粉、天南星、生地、蒲公英各等量。焙幹後,研成細粉,用食醋和液體石蠟油調成膏狀,經高壓消毒後備用。用時,根據麥粒腫的大小,用不同量的膏劑,塗在紗布或膠布上敷貼局部,每日換藥1次。主治麥粒腫。
11.決明子湯治麥粒腫
決明子3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400毫升,1次服下,每日1劑,小兒酌減。用治麥粒腫兩眼瞼浮腫,結膜輕度充血,羞明怕光。
12.天南星生地膏治麥粒腫
天南星、生地各等份,研細末。用蜂蜜調勻即成。外敷同側太陽穴。主治麥粒腫。(《五官科秘方》)
15種偏方治療結膜炎
1.清熱湯治結膜炎
生梔子、炒蒼耳子各60克,木賊草15克。共研為細末,日服3次,每次9克,兒童酌減,服藥3~5天即獲痊愈。用治結膜炎。(《家庭醫學》)
2.菊花黃連湯治結膜炎
白菊花10克,黃連3克。上藥水煎後過濾備用。取藥液待溫度適宜時洗眼部。適用於治慢性結膜炎。(《中級醫刊》)
3.地龍治結膜炎
地龍5條。洗淨曬幹,研細末,每晚臨睡前以茶水服下6克。治療結膜炎。(《太平聖惠方》))
4.決明子煎劑治結膜炎
決明子、菊花、蔓荊子各10克,木賊6克。水煎2次,混合後分上、下午服。每日1劑。治療結膜炎。(《中藥學》)
5.黃連龍膽草湯治結膜炎
黃連、龍膽草各9克。開水泡濃汁,用紗布蘸藥汁,貼敷雙眼上,每日2~3次。用治結膜炎。(《世醫得效方》)
6.豬胰荸薺湯治急性結膜炎
豬胰子1具,洗淨去衣膜;荸薺250克,去皮切片,同蟬蛻10克、蛇蛻6克一同入鍋,加清水煨湯。飲湯食肉,每日1次。用治急性結膜炎後期目赤不退,甚至初起翳膜。
7.合歡花蒸豬肝治結膜炎
將合歡花10克用水浸泡半日,再把豬肝150克切片,同放入碗中,加鹽,蓋上蓋,隔水蒸熟,吃豬肝。治結膜炎。(《中藥大辭典》)
8.千裏光治結膜炎
千裏光60克。煎水,熏洗患處,每天3次。治療急性結膜炎。(《江西民間草藥》)
9.土黃連治急性結膜炎
土黃連60克。煎水,代茶飲。治療結膜炎、口腔炎、咽喉炎。(《江西草藥手冊》)
10.茶葉水治結膜炎
茶葉20克用開水泡,藥液趁熱先熏後洗患眼,每日2次。適用於慢性結膜炎。(《中級醫刊》)
11.千裏光等中藥熏洗治結膜炎
千裏光、木賊各9克,金銀花、陳艾葉各6克,花椒10粒。水煎,一日2次,每天1劑。也可煎沸,趁熱倒入暖水瓶內,將患眼對準瓶口,利用藥物熱氣熏蒸,待藥液溫度不高時,用消毒棉花或紗布蘸洗患眼。每日2次,每次約10分鍾。用治結膜炎。
12.樸硝外洗治結膜炎
樸硝15克,豆腐500克。將樸硝置豆腐上蒸化,去豆腐,用蒸豆腐淋下的水洗眼睛。(《簡便單方》)
13.螞蟥治結膜炎
活螞蟥3條,生蜂蜜6毫升。將活螞蟥用清水洗幹淨,置於蜂蜜內,浸泡6小時後將浸液濾出,裝入清潔瓶內備用。用時,取消毒小木棒蘸藥液滴眼內,每日1次,每次1~2滴即可。用治結膜炎。(《家庭醫學》)
14.馬蘭根治結膜炎
馬蘭鮮根60克。水煎內服,每日1劑。(《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15.小畫眉草治結膜炎
小畫眉草30克。水煎內服,每日1劑。或水煎外洗。治療結膜炎或角膜炎。(《寧夏中草藥手冊》)
14種偏方治療口瘡
1.可可粉治療口腔潰瘍
將可可粉和蜂蜜調成糊狀,頻頻含咽,每日數次可治口腔炎及潰瘍。(《偏方大全》)
2.白菜根治口腔潰瘍
取白菜根60克,蒜苗15克,大棗10個,水煎服,每日1~2次,可治口腔潰瘍。
3.冰硼散治口腔潰瘍
冰片1.5克,朱砂1.8克,玄明粉、硼砂各15克。共研極細末,塗抹患處,每天5~6次。治療口腔、咽喉新久腫痛潰爛等。(《外科正宗》)
4.木耳療法治口腔潰瘍
取白木耳、黑木耳、山楂各10克,水煎,喝湯吃木耳,每日1~2次,可治口腔潰瘍。
5.雲南白藥治複發性口瘡
用棉簽蘸藥粉塗敷於潰瘍上,每日3~6次,連用3天可痊愈。
6.西瓜治口瘡
將西瓜瓤榨汁。瓜汁含於口中,徐徐咽下,一天數次。可清熱解毒,治療口舌生瘡,對高血壓也有一定療效。
7.蘿卜藕汁治口腔糜爛
蘿卜5個,鮮藕500克。共搗爛取汁。以汁漱口,每日數次,連用有效。可散瘀血,消積滯,除熱毒。治療口舌生瘡、口腔潰爛有灼痛、口臭、便秘等。(《偏方大全》)
8.苦瓜治口腔潰瘍
取鮮苦瓜160克(幹品80克),開水衝泡,代茶飲。1日1劑。苦瓜清熱解毒,一般連用3~5日可顯效。
9.蜂蜜治口瘡
將口腔洗漱幹淨,再用消毒棉簽將蜂蜜塗於潰瘍麵上,15分鍾後連口水一起咽下,一天可重複塗擦數遍。蜂蜜可清熱解毒,促進組織再生,對工作勞累、熬夜之後火氣上升所致口瘡有奇效。
10.茄子末治小兒口瘡
霜後紫茄子1個,切片曬幹後研成細末。用消毒棉簽蘸取適量抹於口中。茄子清熱除濕,消腫止痛,主治小兒口瘡。(《中國中醫藥報》)
11.蜂房枯礬治口腔炎
露蜂房30克,枯礬9克,香油適量。蜂房剪碎炒焦,同枯礬共研成細末。用香油調敷患處。清火攻毒,主治口腔炎。
12.野薔薇治口腔潰瘍
野薔薇、野菊花、金銀花各20克,生甘草6克。水煎煮成藥汁150毫升左右,貯存備用。消毒棉簽蘸此液輕輕擦拭口腔潰破處,也可將藥水含在口中,5~6分鍾後再吐去,每天數次,治療口腔潰瘍。(《本草綱目》)
13.蘿卜芥菜籽治口腔潰瘍
取白蘿卜籽30克,芥菜籽30克,蔥白15克,放一起搗爛,貼於足心,每日1次,可治口腔潰瘍。
14.綠豆茶葉治小兒口腔炎
綠豆30克,搗碎後加白糖30克、茶葉2克,開水浸泡半小時,代茶飲。每日3~5次。綠豆茶葉清熱解毒涼血,主治小兒口腔炎。(《單方驗方》)另外,綠豆治療腮腺炎。綠豆60克,白菜心2~3個。將綠豆煮熟,加入白菜心再煮20分鍾,取汁頓服,每日1~2次。(《江西醫藥》)
9種偏方治療鼻出血
1.鮮生地煎劑治療鼻出血
取鮮生地、鮮白茅根各30克,鮮蘆根50克。將上藥加水煎煮後去渣取汁,每日1劑,將此藥液代茶頻飲,一般可連服7~10天。可清熱涼血、止血,治療鼻出血。
2.鮮小薊墨旱蓮煎劑治療鼻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