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七十五章 我需要去學習一下(2 / 3)

別看交響樂和歌劇都是起源於西方,並且同為文藝複興時期興起,但兩者的區別,還是挺大的。

首先交響樂沒有歌詞,完全是大氣磅礴的管弦樂演奏,來敘述一幕一幕的“故事”;但歌劇本身就是一出戲曲,它的歌詞,就是台詞。

其次交響樂沒有演員,音樂是它所有的內容;但歌劇,需要演員們的表演與音樂相配合,才能讓觀眾讀懂其中所蘊含的內容。

雖然兩者之間其實偶爾也有一些共通之處,但正所謂隔行如隔山,這個世界上,還沒有聽說過同時能在交響樂和歌劇創作方麵都聞名天下的音樂家。

像巴洛特,他或許也在搞歌劇方麵的創作,但他在歌劇行業的影響力,比起他在交響樂行業可就差多了,最起碼至今為止,還沒有聽說過他有什麼聞名遐邇的歌劇作品麵世。

所以吳良看到巴洛特的稿紙上,竟然是歌劇的曲譜時,臉上一時露出了意外的表情。

巴洛特似乎也對自己的作品被吳良看到非常介意,臉上閃過一絲窘迫的神情,解釋道:“我在交響樂創作上遇到了一些瓶頸,所以我想通過嚐試其他的作品,來突破現在所遇到的障礙。”

原來是這樣啊!

吳良一方麵為巴洛特的坦白而感到欽佩,另一方麵也為他這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所震撼。

他都已經是世界聞名的“交響樂之王”了,可依然還是感到不滿足,還在尋求突破,再想想自己,似乎有了係統之後,自己就完全患上了“係統依賴症”……

一想到這個,吳良就忍不住一陣臉紅。

虧得自己還天天叫嚷著要成為“歌神”,可是和人家真正的大師比起來,自己這點兒自製力,還有進取心,那可真是不夠看呐!

這世界上,最讓人害怕的是什麼?

就是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

吳良真是覺得臉上像燒起來一樣,忍不住陣陣發燙。

他望著巴洛特,真誠地說道:“巴洛特先生您都這麼大年紀了,還一直在不斷的追求進步,和您相比,晚輩真是感到汗顏!”

巴洛特看了他一眼,從他的眼神裏看到了真摯。

這讓巴洛特感到很滿意,於是他點點頭,鼓勵吳良道:“我們英吉利有句諺語,叫做‘學習永遠不會嫌太老(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不管任何年紀,都要努力使自己進步,這個世界,如果不進步就會滅亡,這個道理你一定要謹記。”

“是的,謝謝巴洛特先生。”吳良聽到這話,趕緊恭恭敬敬地點了點頭。

轉過頭,他又好奇的問到:“那巴洛特先生覺得學習歌劇,能夠幫助您在交響樂的創作上更進一步嗎?”

巴洛特皺起了眉頭,嚴肅地說道:“歌劇和交響樂一樣,也是起源於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兩者之間其實有著很多共通的地方,我的老師佳菲特先生曾經告訴過我,當我在交響樂的學習中遇到障礙時,不妨向歌劇的作品學習一下,所以這些年來,我一直都是用這個辦法來促使自己不斷進步的。”

吳良發現,一說到這些學術上的問題,巴洛特就像是變了個人似的。

之前那些暴躁的脾氣、頑童般的性格,全都不見了,此時的他,身上總算出現了那種符合吳良預期的“大師級”的風采。

看來古人說的對啊,“不瘋魔,不成活”,沒有這股精神,估計也沒辦法造就出巴洛特這樣的人物。

就在這時,他突然想到了自己“創作”的那首《梁祝》。

他很好奇,不知道這支曲子,在巴洛特這樣的大師級人物心目中,能得到什麼樣的評價呢?

於是吳良鼓起勇氣,對巴洛特說道:“巴洛特大師,其實我們華國交響樂團這次前來,也帶來了一首全新的作品,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幫我們指正一下?”

“新的作品?”巴洛特一聽這句話,眼中立刻閃過一道光芒,問到:“真的嗎,你說的新作品,就是你們明天將要表演的那支曲子?”

“是的。”吳良畢恭畢敬的回答道。

“可是……”巴洛特遲疑了一下,問到:“我並沒有準備去參加明天的表演,這支曲子,我恐怕是聽不到了。”

“我可以在這裏為您表演一段。”吳良說道:“如果您不介意的話。”

“這裏?”巴洛特皺起了眉頭:“這是泄密,你們的官員同意你這樣做嗎?”

“沒關係。”吳良傲然回答道:“我就是這支曲子的創作者,我說可以就可以。”

“你?”巴洛特驚訝地看了他一眼,這麼年輕的交響樂創作者?

好吧,其實他自己也曾在更小的年紀創作過交響樂,所以他也隻是稍微吃驚了一下下,就露出一副坦然的神色。

“那好吧,你可以現在演奏一段,我試試看能不能為你做出一些指導。”以巴洛特的身份地位,他當然有資格說這樣的話,甚至在他看來,他肯為吳良進行指導,這都已經算是提攜後輩了。

在交響樂行業裏,不知道多少人渴望著能夠得到他隻言片語的評價,可至今連他的麵都沒見過呢!

見到巴洛特同意了,吳良很是高興,連忙左顧右盼,對巴洛特問到:“請問大師這裏,有小提琴嗎?”

“有的,你等一下。”巴洛特站起身來,顫顫巍巍走向另一個房間,估計是去取小提琴去了。

等到巴洛特離開房間,鐵暨陽疑惑的看了吳良一眼,問到:“你不著急去解決交響樂團的事嗎,怎麼還有心情在這兒拉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