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知道老太太葫蘆裏賣的什麼藥,黛玉也琢磨不透,遲疑半晌才點頭道:“多謝外祖母記掛,外孫女兒沒能孝順外祖母,反倒讓外祖母記掛,是外孫女兒的罪過。若是這病果真能好起來,但憑外祖母吩咐便是。隻是不知北靜太妃為何想見我?”
好個“這病果真能好起來”,一句話渾身都是刺兒,賈母愣了一下,王夫人也略微變了色,寶釵站在王夫人身後,臉色也有些不自然。幸而這些隻是轉瞬即逝,黛玉說的在情在理,賈母道:“會好起來的,要不皇太後也不會這麼操心,三番兩次的遣神醫來。北靜太妃與外祖母是閨閣姐妹,偶爾聽說我就你這麼一個外孫女兒,還身子不大好,便想看看你。這事兒也不要緊,就等你好了再說吧。寶玉媳婦兒,你過來。玉兒,雖然你們以前見過,但她如今是你寶二嫂子,你病著不便行動,這會兒就在這裏見過,都是一家人,日後就更和睦了。”
寶釵趕緊從王夫人後邊兒過來,頭上梳著金絲八寶攢珠髻,戴著朝陽五鳳掛珠釵,富貴華麗,正是正室奶奶的裝扮;一身大紅鳳袍,脖上依舊掛著金鎖,尊貴體麵,正合了她新婚的意思。隻是神情略帶疲憊,臉色稍顯暗淡,目光有些呆滯,卻不知是什麼緣故。
黛玉打量一番,忽而想起湘雲來,看樣子寶釵縱使再過富貴,也不如湘雲夫妻和美,也是枉然。如此想著,心下倒有些憐惜,忙給她行禮道:“見過寶二嫂子,未能及時給嫂子行禮,還請嫂子見諒。寶二嫂子的禮我已經收到了,這會兒再行謝過。”
眾人除了李紈鳳姐兒惜春等知道底細的冷眼旁觀外,別人都吃了一驚,可說是大吃一驚。賈府誰個不知黛玉和寶玉好,兩人情投意合,便是人前也時有表露。誰知,這會兒當著寶釵的麵,竟然如此雲淡風輕,猶如此事與她無關一般。便是賈母,也有些始料不及;王夫人半閉著眼睛,也不知道她到底怎麼想的,或者她不知道黛玉是怎麼想的。
寶釵也吃了一驚,隻是不動聲色,略微定下神,款款回禮道:“妹妹多禮了,妹妹身體欠安,我沒能時常探望照應,還請妹妹海涵。些微薄禮,但請妹妹笑納。”說在從鶯兒手裏接過一個禮單來,卻是又一份見麵禮,東西已經放到一旁,等著點收。
黛玉接過來一看,卻是:上用妝緞蟒緞各一匹,大紅羽緞羽紗各一匹;攢珠累絲金鳳一個,點翠鑲嵌和田白玉鳳鳥簪一對,萬福萬壽點翠長簪一對,雙喜如意點翠長簪一對,鑲嵌寶石長簪一對;赤金累絲鑲寶耳墜一對,白玉溜金耳墜一對;白玉鐲子一對,翡翠鐲子一對;手指粗人參一支,冰片一盒;新書一部,寶硯一方。
尋常姑嫂姐妹,何以送如此重禮?黛玉忙將禮單退還給寶釵道:“寶二嫂子如此厚禮,恕我無功不敢虛受,還請寶二嫂子見諒。”
寶釵笑勸道:“你我原本便情同姐妹,如今又做了姑嫂,親上加親,喜上加喜,既然是一家人,又何必講究這些虛禮?不過是些物件,我也用不了那許多,若是能跟妹妹分享,是為眾樂樂。而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脾氣,素來最不耐煩那些繁瑣的東西,如果妹妹喜歡,我那裏還有許多,改日再給妹妹送來。”
黛玉還要推辭,賈母拉著她坐下來,淡淡的勸道:“既然是寶玉媳婦兒一番心意,玉兒你就收下,免得抹了她麵子。你的病如今怎麼樣了?鳳丫頭說你好多了,我怎麼看著還是弱得很?往常春秋都要犯的,這會兒更要注意。”
黛玉將禮單交給紫鵑收了,坐下來應道:“多謝外祖母記掛,是好多了。隻是這幾天忽冷忽熱的,有些不大舒服,大概入夏會好些。神醫隻說要多歇息,少吃些飯,慢慢調養,以觀後效。”再則她死裏逃生也沒幾天,哪裏就能立竿見影好起來,隻是此話不便開口而已。
賈母點頭道:“也是,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你這會兒能起來就不錯了。日後小心調養,過上三兩個月,慢慢的也就好了。”
王夫人道:“阿彌陀佛,好起來就好,姑太太在天有靈,也能得安心。大姑娘如今吃什麼藥呢?要不要讓他們多買些,或者好生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