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 雨雪欲來前(1)(1 / 2)

不過既然是天下人都這麼說的,民心難逆;而且言者無罪,元春也不好把佛爺怎麼樣,想了想歎道:“我何德何能,敢當如此盛譽?神醫且休要再提,落我一個不道的名聲。”

“大勢所趨,早晚之事,娘娘又何須介懷?”佛爺又不溫不火的應了一句。

這兩句不涼不熱的話,聽在元春耳裏格外舒服,便是尋常有百般的小心謹慎沉穩內斂,也飄飄然起來。忍不住好奇的抬起頭來,隻見佛爺不僅五官精致可比潘安宋玉,更有這通身的氣度,隻怕連皇上也未必能壓得住。後宮之人,雖說都愛爭寵,可到底有幾個是真愛皇上的,還真說不清楚。便是元春如此得寵,也不能時時得著雨露,否則也不至於這麼多年才懷上龍種。再看看眼前人,灑脫中帶著些不羈,所謂“男不壞女不愛”,這種亦正亦邪的美男,由不得元春不喜愛。縱使有再多的規矩約束,也擋不住心頭的欲念。

想到這裏,元春一臉羞紅,勉強振作心神,態度卻已經緩和了許多,趕緊讓夏守忠給他上茶,又賜座在前,心下卻想著該怎麼辦才好。若是就這麼又放他出去,實在有些心不甘情不願。可若是有什麼想法,又不知道他的意思,別弄巧成拙,到時候可就麻煩了。

佛爺也不知道元春打得什麼主意,隻是既來之則安之,茶來就喝,賜坐便坐,以靜製動,有何不可?

鳳藻宮內,佛爺泰然自若的端坐在元春跟前,慢條斯理的吃著茶,等著元春開口。

元春心煩意亂了好久,又見佛爺如此若無其事雲淡風輕,這種氣度,更讓她無法自持。既然如此,不如試試他的口氣,鋪條路出來日後再作打算。想了一會兒,讓夏守忠去換了檀香焚上,頓時殿內餘香嫋繞,不僅增添了些許歡愉之感,而且凝神靜氣,開竅明心,對此時可謂頗有助益。元春又喝了一盅茶,漸漸的便寧定下來,能好好想主意了。

檀香芳香清新,香味醇和,久用也不會有頭暈的感覺,深呼吸也不覺得衝鼻。因此檀香也是佛教聖物之一,以為它能在馨悅之中調動心智的靈性,能使人心生歡喜、有愉悅之感,更能達到沉靜、空淨、靈動的境界,於心曠神怡之中達於正定,證得自性如來。因此佛爺對此既熟悉也喜愛,聞得此香,更加平心靜氣,五蘊皆明空,凡事不用多想,已經勝券在握。

“聽說皇上曾多次召見神醫,不曾想神醫和皇上還有這麼深的淵源,倒是有些意外。”元春終於開了個頭,想要一探究竟。

“皇恩浩蕩,受之有愧。”佛爺淡淡的應道。

“噢?皇上聖明,能召見神醫,必定是神醫有何過人之處,讓皇上賞識信服才是。不知可否告知一二,也讓我開開眼界受教一番?”元春試探著問道。

“娘娘抬舉,我不過化外莽夫,原是皇上錯愛,豈敢再獻醜,有辱聖聽?還請娘娘寬宥。”看元春的情形,多半是真的不知道佛爺的底細,既然如此,佛爺又為何要不打自招?就算打了他也未必要招,如此才能多些勝算。不過看元春的神情,他正在打算另一件事兒。

“神醫可是嫌我愚笨,不屑與語?若是如此,我也不勉強。”元春有些咄咄逼人。

“娘娘見笑了。能得娘娘召見,是我莫大的榮幸,若是讓別人知道了,還不知道要怎麼樣羨慕嫉妒。若是有些微薄技寸長,敢不獻給娘娘?便是不為得討賞,也能做日後誇嘴之資。還請娘娘體諒。”佛爺款款應道,輕描淡寫,自在自然。

這……元春忽然有些生氣,也愈加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才是。想想還是另問了一句道:“不知道神醫和大明宮是何關係,為何皇太後多番下旨讓神醫去給我表妹看病,又有戴德隨行?”縱使他守口如瓶,元春也想撬開瓶蓋看個究竟;就算瓶有細頸,她也想了解一二。

“那原是皇太後顧念舊臣遺孤,與我不相幹。我不過有此虛名,被皇太後召見而已。至於關係,或者皇太後緣何不請禦醫而來請我,也不幹我的事,我又何須費心?娘娘若是有興趣,還需另問明白之人。”佛爺就事論事,說也是沒說,沒說卻也說了,讓元春頭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