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後拉著她過來,搖頭笑道:“別耽誤林姑娘梳頭,父皇還等著咱們一塊兒用早膳呢。若是你真跟林姑娘投緣,母後就下道旨,日後若是你想見見她,或者她想來,隨時都可以,如何?給你找了個伴兒,該怎麼謝母後呀?”
“回母後,妹妹每天早起就惦記著給父皇母後請安,日後兒臣每天早晚定省,風雨無阻。隻要妹妹不在,兒臣就天天陪著父皇母後,孝順膝下,總可以了吧?若是妹妹在,兒臣就和妹妹一塊兒去,母後不會嫌棄兒臣這個妹妹吧?”合昌公主拉著皇太後撒嬌道。
“不會……”皇太後摩挲著女兒笑道,“隻要你乖乖的,天天高興,母後依你就是。這兩天好點兒了,一會兒讓禦醫再來給你看看,順便也給林姑娘看看,若是好了就更好了。等你皇兄回來,你就該痊愈了,到時候他知道了也一定會很高興的。”
“回母後,皇兄才不管我呢,我病了這麼久他都不曾專門來看過我。”合昌公主不悅道。
“好了,你才好點兒就又開始淘氣。你皇兄天天忙於朝中之事,每次來不也都看過你了?再則說……”說到這裏,皇太後忽然收了話頭,差點兒說出來是皇上讓她召黛玉進宮的,這可了不得,想了想趕緊咳嗽一聲掩飾道,“你也不是什麼正經大病,又何必讓你皇兄多費心?你們是兄妹,要相互多體諒些,明白沒?”
“……”合昌公主也沒話說了,女孩子得了相思病,叫她如何開口?就算這兩天和黛玉無話不說,甚至連皇上其實並不寵元春的事都告訴她了,偏這事兒絲毫不敢鬆口。甚至……雖然見過後宮女人自己取悅的,見到黛玉那麼討人喜愛,到底沒有那種想頭,更不敢放肆。這會兒……合昌公主囁嚅了半日也不曾說出什麼來。
黛玉一直沒插上嘴,這會兒見合昌公主為難,忙笑回道:“回皇太後,回公主,公主一番盛情,我感激不盡,但正如皇太後才剛所言,我實在不敢高攀。倒是公主的病,如今看著已經大好了,過去的事兒就算了。好歹還有父母在身邊時常惦念著,已經很有福了。”
“正是。合兒,如果你要認這個妹妹,就得記住,你就不是最小的,就知道撒嬌淘氣,一點兒不會替別人考慮。想林姑娘一個人,又自幼多病,還得勉強扛著,你托身皇家,享盡榮華富貴,又有父皇母後寵著,已經幸福多了。所謂知足常樂,你也該多體諒一些。”皇太後難得見合昌公主心情好,剛才那句還聽進去了,便順勢再多說一句。
要是擱在平時,合昌公主是絕對不會理會這些的,也真是奇怪,見個假和尚讓她沉穩了許多,認個林妹妹讓她懂事起來,看著謙恭有禮又落落大方的黛玉,合昌公主笑道:“回母後,兒臣記住了。還請母後記得賜給兒臣懿旨,妹妹左右也是閑著,日後兒臣要時常向妹妹討教。母後不知道,妹妹不僅聰明伶俐詩詞做得好,而且琴棋都好,遠在兒臣之上。”
“知道了,你都說過不止一次了。一天到晚嘴上就知道掛著‘妹妹’,還有沒有父皇母後了?快走吧,一會兒用完早膳咱們一塊兒去轉轉,我也有些日子沒去了。林姑娘身子弱,要不給你也預備個軟轎吧,要不一會兒累著了合兒又著急。”皇太後右手牽著合昌公主左手牽著黛玉,一塊兒到含元殿去用膳。
一眾人等到得含元殿,太上皇剛和多多做完早課,準備用膳。多多現在幾乎被太上皇霸占了,一天到晚光陪著他,極少能回到佛爺的身邊去,無疑讓佛爺少了一條膀臂,但太上皇著意如此,而且特別虔誠,佛爺總不能拒絕佛門弟子,也隻好如此了。
早膳過後,眾人從後殿出來,春光正好,暖陽懶懶的照著萬物生靈身上,帶著無限的柔情。春風和煦,“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麵不寒楊柳風”,楊柳春風,隻能吹動衣裾,吹醒沉睡了一冬的慵懶,吹開滿樹的桃李杏花,而沒有絲毫寒意。望著黛玉行走在風中,頗有些飄飄然欲登仙之感,陳公公和宮女趕緊上前扶著她,唯恐被風吹走,就不好交差了。
紫鵑和雪雁,依舊被合昌公主留著蘭林殿,偶爾有宮女交給她們點事兒做,卻不曾出來過,昨天和今天甚至連黛玉的麵都沒見到。不過看著雪雁給她繡的帕子,黛玉知道她沒事兒。至於紫鵑,聽著合昌公主隱隱約約的意思,很不屑於再見到她,甚至都覺得她不該在服侍黛玉。黛玉隻能暗暗歎息:既感慨公主一片誠心,也有些無奈,或者無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