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章 一語警老人(2)(1 / 2)

“回老太太,大老爺二老爺陪著神醫來了,請老太太示下。”正想著還沒得頭緒,就見婆子進來回話。這才想起今兒可不止黛玉那一頭的事兒,還有這頭。

“讓老爺陪著他先歇息一會兒,吃回茶再來。”賈母吩咐道。這裏鴛鴦等便忙收拾起來。

老媽媽想將帳幔放下來,被賈母止住了,隻拿過一張小桌來放在床前,又在一旁安放了個椅子,準備就緒,便讓人去候著,待神醫吃過茶便領他們進來。一時隻見賈赦、賈政、賈珍、賈璉、賈蓉等簇擁著佛爺往賈母上房而來。剛上了階磯,又有寶玉迎了出來。佛爺隻當不認得,依舊低著頭隨眾人進去。

到得賈母房內,隻見賈母穿著青皺綢一鬥珠的羊皮褂子,靠在床頭,兩邊四個未留頭的小丫鬟都拿著蠅帚漱盂等物,又有五六個老嬤嬤雁翅擺在兩旁,碧紗櫥後隱隱約約有許多穿紅著綠戴寶簪珠的人。佛爺心下了然,隻作不知,看了看賈母的神色,也不行禮也不問安,直接問道:“太夫人是想去症,還是想治病?”口氣倒也謙恭。

當下所有人都吃了一驚,碧紗櫥後甚至有竊竊私語,直說古怪。賈赦等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心下隻想著果真是“神”醫,不僅行事與別人格外不同,這說話也古怪。原想叱責他無禮,卻也不敢。別說神醫是皇上下旨差來的,也擔心他動怒,不給賈母診視,就麻煩了。如今賈府上下形勢不容樂觀,原還想著賈母能支撐一二的,偏在這種時候倒下,哪裏還敢再耽誤?自從那日被撞到現在半個多月,賈母最多隻能讓人扶著勉強下床到榻上坐會兒。

賈母心下也奇怪,眼睛掃過眾人,又再打量了一下佛爺,客氣的問道:“都說神醫病看的好,今日既蒙皇上恩典,勞煩神醫,來給我看病。隻是這去症和治病,有何不同?”口氣中的敬意顯而易見。這也怪不得賈母,想她一生經事閱人無數,何曾見過這等樣人?隻需往你跟前一站,甚至都不用開口,就有一股勢,讓人死心塌地的臣服。額角眉眼的慈悲淩厲,頗有些廟中菩薩的感覺,大概他也是菩薩的三十二身相之一吧。這麼想著,出口自然尊敬。

佛爺將賈母的神情盡收眼底,口中則依舊淡淡的道:“若是想去症,我這就給太夫人號脈開方配藥;若是想治病,還請將裏外之人悉數遣退,待我看完,自然會對症下藥,若能遵從醫囑,則必定藥到病除。如若不然,我寧願不看,免得誤了我的名聲。”

賈赦道:“哪裏有這種道理?老太太看病我們怎麼能不在跟前孝順?便是神醫有個什麼需要的,我們也好及時拿來。否則,雖說你是皇上聖旨差來的……”到底不放心。

“你們都出去吧,神醫既然這樣說,自然有他的道理。隻當是聖旨如此,遵旨便是。”老太太想了想,忽然覺得佛爺似乎話中有話,而且他給黛玉看病的時候也這樣,黛玉的病也這樣好了。或許此人果真有些過人之處,或是看病之法與眾不同,不想泄露,也是有的。

賈赦等沒辦法,後麵鴛鴦等也帶著人散開,佛爺看著小丫頭和老嬤嬤道:“你們也出去。”

隻等眾人都走完了,佛爺才緩緩開口道:“太夫人的症,並不要緊,禦醫開的要我也看過了,要說也就該好了。隻是太夫人心中有事,藥不入理,因此藥到病不除。如今若要去症,我已經帶了藥來,隻需十來日,定能下床行走;若是要治病,不妨將心事說出來,興許不用我再行開方拿藥,隻需吃禦醫的要再好生調養幾日也能好起來。”

賈母吃了一驚,心下一股說不出來的感覺,又勉強壓抑著心思道:“要照神醫的說法,太醫或者別的醫生隻管號脈開方,也隻能去症,並不能治病了?”

佛爺道:“多數時候所謂的病都是心病,因此不過三言兩語,患者自己又肯打開心胸,自然不治而愈。如果不然,便是用盡天下神藥,隻怕也無濟於事。看太夫人慈眉善目,向來行善積德,大概也知道,貪嗔癡三毒,而諸般病困大多源於此。太夫人不妨自己先想想,最近是否心事重重?或者有沒有犯了哪一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