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月也湊過來看了,忽然自語道:“我怎麼想起前幾天那個癩頭和尚說的佛光普照來了?奶奶看這是不是有點兒像?”自己看自己想,還一邊兒琢磨一邊兒點頭。
李紈看完還給黛玉,見惜春一臉驚奇,笑道:“林妹妹的針線一向都做得很好,若是她身子好又願意做,隻怕你們姐妹幾個沒人能比得上。倒是這菩薩,做的著實好。”
惜春忽然想起什麼來,抬頭又見黛玉有些臉紅,想想還是將已經到嘴邊的話咽下去,打趣兒道:“這麼精巧的荷包,不知林姐姐準備送誰?若是我有一個就好了,這菩薩必定能保佑我。”雖說如此,卻還是不停的衝黛玉擠眉弄眼。
雪雁剛好過來給幾個人上茶水,想了半天也沒敢將她知道的一丁半點兒說出來。佛爺送黛玉經書的事她知道,而且黛玉進來心情好,她也大了,怎麼能不明白?
但這些人都想錯了,黛玉其實是要用來裝玉明珠的,不過臉稍微紅了一下,便鎮定下來,哼道:“都說菩薩能保佑人,我也給自己帶一個,日後也免得總是被人算計,還要勞煩你們時常惦記著,設法來幫我。若是果真靈驗,日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話到這裏,別人也都無話可說,惜春也不好再要了。隻是黛玉一共做了兩個,而且是一模一樣的。別人隻當她和以前一樣,做的特別慢,這麼些日子來見她不停的動針線,就做了這一個,但因為做工好,也值了。實則她最近身子好,心情也好,費了些功夫做了兩個,輪換著做,別人也不容易發現,那一個等會兒一旁悄悄的收針去。到時候再送人,就兩全了。
但這菩薩荷包似乎真有些效驗,這一回有人果真沒算計她,而是算計上了別的。
王夫人屋裏,襲人終於有了個妥當的法子,隻等她歇息的時候,悄悄掀了簾子進來。
王夫人身上穿著一身灰色衣裙,頭麵首飾都卸了,看著更加慈和,聽得有動靜,又沒人通報,還以為是丫頭,想想這聲響不想,便半睜著眼睛看了一眼,見是襲人,神色有些不悅;但轉念一想,她來必定有事兒,也不好就攆了她,便淡淡的問道:“你來做什麼?”
“回太太,若是沒有要緊的事兒,我也不敢來打攪太太歇息。”襲人忙陪笑應道,一邊兒趕緊過來扶王夫人坐起來,小心拿靠墊給她靠好了,又忙去給她倒了盅茶來。
王夫人吃過茶,將茶盅遞給她,神情依舊淡淡的,道:“說吧,什麼事兒?”
襲人應道:“是為寶玉的子嗣也就是太太子孫的事兒。太太還記不記得老太太當日拿了一幅百子千孫圖出來,想要給史大姑娘?”
王夫人想了一下,應道:“當然記得,那又怎麼樣?”
襲人見王夫人總不大喜她,但好歹也聽幾句,便不敢賣關子,趕緊老實的小心回道:“我前兒從廊下過,聽得有人說,老太太之所以子孫滿堂,多福多壽,都是因為有了那副百子千孫圖。太太想來也記得,我以前服侍過史大姑娘,和她奶娘還有家下的老嬤嬤也認識,便悄悄托人問了一下史家的老人。有幾個還依稀記得是有這麼個說法:當初曾找高僧特為那個開過光,不論誰得了都能多子多福,子孫滿堂。我想著太太雖然好福氣,但眼下隻有一子一孫,算不得十分繁盛,因此趕著來告訴太太一聲,若果真如此,興許倒可以借借它的靈氣。”
說到子孫,王夫人果然動心,沉吟了半天,遲疑道:“道聽途說,誰知道準不準。”
襲人看著有些門道,便賠笑道:“雖說如此,但這東西畫工也好,意思也好。寧可信其有,就算拿來試試也無妨。而且前些天那個癩頭和尚還說府裏有菩薩氣,可別就應在這上頭,想來要重見天日了。再則前兒我到園子裏去偶爾看見怡紅院階下的女兒棠竟然死而複生,這不都是好兆頭?若是太太擔心拿不到,我倒是也有個主意,不知道太太願不願意試試?”
王夫人道:“你倒是有備而來。”
襲人忙賠禮道:“不瞞太太說,若是沒思量齊全,也不敢來給太太添煩惱。上次之事,原是我有些驚慌失措,讓太太受累了。如今想著,二奶奶是太太的親外甥女兒,便是二爺有多少子嗣,都該認她這個嫡母。而且紫鵑服侍的也還算周全,我也不敢邀功,若是我們能一塊兒服侍二爺和二奶奶,太太也能少操些心。若是她有這個福分,能給二爺多添幾個子女,太太也可以多抱幾個孫子。將來也可以一般的養在跟前,自然也是跟太太最親。就像三姑娘,不也是隻當趙姨娘是姨娘而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