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5章 水溶會錯兄(1 / 2)

至於……腦子裏跳進一個不大和諧的音符,那就是合昌公主;還有一個……才剛陳公公告訴他的:皇太子。皇太子?佛爺還沒見過,但聽說過,一個還算睿智的明主,也有太子妃、也有皇孫,那他還來攪合什麼?難道……

深吸一口氣,佛爺有些無奈,他的玉兒太出類拔萃,人見人愛,這……到底幸還是不幸?他的人兒,那是“他”的!佛爺坐在轎子裏,恨不得大喊一聲,詔告天下,那是他的人兒。他不僅有密旨,還有她的真心,誰都不能來亂摻和,也不能和他搶。真是可恨的大皇帝,都這會兒了還不放他們走,那些勾心鬥角的事兒,隨便都能擺平,非拉著他做什麼?

辛辛苦苦跑了趟江南,找到來升,誰知這證據卻不能用,否則牽涉太廣;辛辛苦苦讓陳公公布下那個局,誰知天下人都不相信賈府有造反的能耐,這……該笑還是該哭?

第一次為了說服大皇帝,采用這個大帽子先嚇唬人,大皇帝不相信;告訴陳公公,陳公公也不相信,再……這事兒可不能隨便告訴別人。最後,好容易拐彎抹角找了個曾經受過賈府惡氣的員外郎,讓他就這麼上奏,誰知那員外郎打死也不相信,最後真急得差點動手打他,他才勉為其難的上了那個奏章,為這事兒……這會兒想起來佛爺都想笑,天下人都知道他們沒那個能耐,就他們自己蹦躂的歡,以為能翻江倒海。唉……可笑可歎。

笑過之後,又想起那個可惡的大皇帝,還敢將他的人作人質,就不怕他再出歪主意。他雖然是菩薩化身,可沒人說菩薩就得慈悲為懷,什麼都得容忍。有時候為了懲戒世人、或者收服惡人,想些對策也很有必要。問題是,眼下他該怎麼辦?證據也交上了,參奏也夠多了,接下來是大理寺問案,關他什麼事兒?還是非要將那幾個人逼入絕境?

恩……佛爺點點頭,應該不止那幾個人,想起當初那份賬目上,多少當朝權貴,不論多少,竟都列名其中。忽然想起,泱泱大國,竟然有如此明目張膽之事,比他佛國混亂多了。如此大額的鹽稅私飽中囊,國用若是不足,大概就得加重別的苛捐雜稅,最終苦的還是百姓。再放眼看看那些升鬥小民,一年到頭勞碌,卻連口糧都保不齊。

但凡想起這些,佛爺就來氣兒。菩薩慈悲,也得看為誰慈悲,若是為了那些可憐的升鬥小民著想,就該對這些人狠厲一些。如此想好,給大皇帝幫忙就幫忙,他不是要整頓這一案嗎?好啊……才到客店門口,竟有人等在那裏,還是先將這事兒丟到一旁,容後再想。

“錯兄,許久不見,兄台安好?”水溶誌滿意得,想想很該找佛爺品茗參禪,或者弈棋,一舒胸襟。自從昨兒想起他,似乎果真許久不見,也不知道他如今怎樣了。如此之人,世間少見,又相交一場,不如登門拜訪,謙恭一些,表表誠意。誰知掌櫃的非要說他不在,正在失望之際,不想佛爺前後腳回來,便忙笑迎上去。

佛爺吃了一驚,愣了一下,仔細想想,一直還果真以為他玉潔冰清,原來……忍不住歎了一口氣,又客氣的迎上去道:“王爺大駕光臨,不知有何見教?”

看見水溶,不知為何,他心裏有股說不出的滋味兒,也是神仙般的人品,為何竟也與賈府那些人沆瀣一氣,到底是天下烏鴉一般黑,還是退而求其次?也許他也有一肚子的苦衷,但不論如何,至少,佛爺對天朝的官場甚為失望,也因此下定決心,絕不肯留下來輔佐大皇帝。他寧願潔身自好,宣揚佛法,也不肯沾染一身俗氣,迷失本性。

“不敢言教,隻是許久未見錯兄,錯兄又不肯光臨寒舍,小王隻好來拜見。若有打攪,還請見諒。”水溶見佛爺有些微遲疑,忙致歉道。

“王爺言重了。王爺駕臨……我榮幸之至。”佛爺將心事收起來,笑道。

“既如此,不如請錯兄移駕敝府,如今芍藥正好,園中有芍藥幾株,不知是否有幸邀請錯兄品鑒?”水溶心情大好,見佛爺笑起來依舊如春光,很是高興。

“……”怎麼這麼匆忙?佛爺愣了一下,沒話應。他還有好多事情要做,而且哪裏有這麼請人的,來了就要走,還挺客氣,客店眾人都好奇的看著佛爺,見了水溶竟然不施大禮,態度也非常隨意,佛爺四顧了一下,想想到底不大好,趕緊笑道:“不如請王爺移駕我房裏,先略坐片刻,吃過茶再議不遲。”說著就請水溶往偏院而去。